作家肖克凡: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迸发活力
人民网昆明11月11日电(薛丹)“来到官渡,我长了不少见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单纯的保护还是不行的,要一定让它迸发活力,使它能进入我们日常生活,让大家觉得这是一种审美,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去。”11月11日下午,天津作协文学院院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肖克凡在参观了昆明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后说。
11月11日,由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肖复兴,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等10余人组成的“中国名作家云南行”采风团到昆明官渡古镇进行采风。采风团参观了官渡古镇内的古渡梨园滇剧传习馆、云子棋馆、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金刚塔等特色景点。特色滇剧、古代建筑、民族文化等让前来采风的作家们印象深刻。
在古渡梨园滇剧传习馆,滇剧演员的一曲唱段唤起了对京剧情有独钟的肖克凡的记忆。他说:“在滇剧里,我听出了中原文化的元素,听出了皮黄腔和梆子腔。滇剧不是特别南方的一种剧目,滇剧跟中原文化是有很紧密联系的,所以我感到很亲切。”
一直以来,昆明市官渡区不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落实各项保护规划与措施,大力弘扬民族传承文化。这一做法,得到了采风团作家们的认可。肖克凡说,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一个挑战和难题,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进入到了加速度发展轨道的时候,可能就会不经意的会丢掉一些东西。当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些东西丢掉以后再回头去找就已经晚了。所以从现在起就应该正视、珍惜和重视我们古老中华民族最能代表我们精神、文化的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