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微政务”发挥“政能量”

2014-11-02 11:00:07 来源:昆明日报
打印文章  

迅速跟进 理性响应

处理昆明网络舆情时,昆明政务微博迅速发声,及时传递了主流声音。

3月14日,都市条形码爆出五华城管吃霸王餐,16日微博爆料加速传,引起60余家网站转载,@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中国之声等10余家媒体官方微博关注。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政府会采取哪些处置措施?几乎吸引了全国网民的目光。@昆明五华发布在事发当天12时06分发声:“已着手调查,对张晓辉(涉事城管)作出收回执法证件、停职接受调查的决定”,此时距网友爆料仅过去30多分钟。次日一早,五华发布以长微博的形式公布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处罚结果,并发微博“感谢媒体对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监督,也希望媒体能够对该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报道,办事处也将以此为戒”。

5月21日,云南省公示了2014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成绩。微博网友爆料在成绩单中,“西山区地税局”的岗位共有23名考生报考,但只有一个人有成绩,其他22人成绩均显示为“0”。尽管这一具体工作并不由西山区负责,但事情发生后,市网信办立刻联系@昆明市西山区发布,请他们在网络上对事情作出回应,@昆明发布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回应“要针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回复网民”,而@昆明市西山区发布则回应称“此次考试为省级公务员考试,相关解释工作由涉考部门负责”。在发布这条信息之前,@昆明市西山区发布就已经和省公务员管理局联系并反映问题,请他们作出回复。次日,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专题信息网发布了调查处理结果:该事件系考生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和考试秩序,目前该考生已被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终身禁考。

市网信办负责人评价,这两个事件发生后,“官微”都及时迅速跟进舆情事件发展动态,理性响应。这两个案例也成为督促政务微博运行的经典案例。

传播学博士@何镇飚认为,公众监督和批评是政府和政务微博进步的动力。面对危机时的各级政务微博,应转变观念、服务公众、实事求是、真诚沟通,不怕承认错误,不试图掩盖事实,考虑受众情绪,提高执政水平。

微博运营纳入考核机制

“刚开始时确实面临很多问题,很多政务微博起初转发一些‘鸡汤文’或是单纯转发新闻,非常僵化,评论、粉丝都没几个。这提醒我们政务微博不单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更重要的是要有互动性,积极及时回应网民的各种疑问。”市网信办一位负责人坦言。为改变这种局面,昆明今年出台《昆明市党务政务微博测评体系》和《昆明市党务政务微博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微博运营的考核共有近20项指标,包括微博发布数量、原创度、回复次数、解决问题件数等内容。为避免政务微博“空心化”,特别要求转发量不得超过总数的20%。而“中国昆明发布厅”运维小组每天从发布数量、内容两方面对中国昆明发布厅100多家政务微博进行巡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工作人员会进行记录,在每月一次的例行情况汇报中上报“中国昆明发布厅”主管部门。

微博写得好不好纳入年终考核堪称昆明独创。早在去年,昆明要求市级党政各机关、部门需在2013年10月1日前开通政务微博,并将微博运营情况纳入考核机制。“这些硬性要求能够更好地督促‘一把手’对‘织围脖’并‘织好围脖’足够重视。”昆明某机关单位专门负责政务微博运营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后期监管方面,市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对其运营进行监督,考核测评成绩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中。

“政务微博发布要讲技巧:标题要简短有力、能引发关注;导语要节奏明快、吸引受众目光;文体通俗、言简意赅,并注意时刻互动,随时保持‘@’别人的意识。”在针对机关政务微博运营的培训上,昆明市网信办负责人对学员说。

“微政务”汇聚大能量。目前,昆明政务微博、微信已从微交流进入微政务阶段,正在不断创新,努力高效解决问题,塑造政府新形象,做民众贴身“小伙伴”。(记者李双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瓷娃娃自立生活项目毕业典礼在京举办

新疆18对乡村青年婚礼乘马车巡游3000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