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区80个创业名额等你当“店主”

2014-10-31 16:44:00 来源:昆明日报
打印文章  

是奇迹还是实力?抑或必然?

混搭团队

“没有模式可言。”眼前的李猛,猛戳着微信,豪言作答。

名片上,李猛的身份是我是花吃的联合创始人。他解释说,我是花吃是5个朋友间情投意合之作,亦即5位合伙人。除他自身出道于酒水行业之外,其余4人既有来自广告界,也有来自媒体和食品领域的人士。因此,从我是花吃的团队诞生来说,就没有沿用传统的资本大鳄合作模式,而是一个混搭的跨界团队。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70后组合”。

之所以要来“折腾”鲜花饼,我是花吃给出的理由是,我们都是吃货。

“吃,本能是果腹,满足口腹之语,其次是精神享受,人性之美。”李猛坦言,目前的食品安全,却让一个简单的本能,变得难以实现。把一个简单的事情,用心思做到不简单,就是我是花吃的创始理念——饼不惊人誓不休。

饼,还是鲜花饼,但我是花吃却别有用心。

“越传统的产业,越需要变革。”李猛表示,我是花吃的变革之一,看似落入了窠臼,却有着食品行业的回归——安全、健康、自然。

安全是食品的第一要务。我是花吃除了从原料上“死磕”产品品质外,非常注重工序。“累计有80多道工序,除面粉能用机器操作外,其余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李猛透露说,一个鲜花饼,我是花吃至少需用6朵玫瑰花作馅料。

按理说,这样的工序成本,市场售价将比其它鲜花饼要高出许多,但事实上却很“亲民”,仅比同类产品高出一点。

没有代理商 销售额同样过千万

过硬的品质,加上亲民的售价,令我是花吃全场“亮灯”。

“5月20日,产品出来后,仅仅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广而告之。不曾想到,一个月不到有8000盒销量。”李猛表示,排除友情因素,我是花吃仍获得了不同一般认可。

信任,不是让朋友、消费者花钱了事;而是让客户感受到、体验到你是在产品上花了心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花痴的产品,从产品设计到包装,就和传统的鲜花饼并非一路。

言毕,李猛从旁拿出了我是花吃不同的设计包装,从笑脸到卖萌,从夸张表情到几何脸谱,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可以从找到自己的心情,找到代表自己的个性。

李猛称,这些都是团队的结晶和心思,并传递了他们的企业建设理念——把简单的事情,用心思做到不简单。

我是花吃做到了。

10月24日,在我是花吃的办公室里。不,应该是像酒吧一样的办公室里采访时,李猛豪言道:1000万的销售额,今年轻松过。

1000万背后,是我是花吃不一样的营销之道:没有传统的实体销售店,没有代理商,没有做旅游商品,更没有网店。唯一的手法:混圈子。

李猛说,自首批产品在朋友圈进行内测,获得认可后,还陆续与一些微信自媒体合作,销量也因此逐月走高。

在我是花吃的团队看来,营销很简单。怎样轻松,怎样做,就连办公室也可以是酒吧的样儿,消费者可以来参加花吃活色生香的各类活动,也可以来酒吧一样的办公室边喝咖啡,边分享鲜花饼不一样的“滋色”。

然而,这样的“滋色”恰是混圈子的“名堂”。(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解放军军犬实战化课目演训 “无言战友”秀绝技

长沙:国内首例白鲸产子 新生第一天鲸宝宝努力觅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