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冬农开发鼓起农民钱袋子

产业效益和增收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市场打开了,农民得到了实惠,去冬今春全省冬农开发实现产值302亿元,亩均产值达到1231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400元提高到1006元,增加2.5倍。元谋县去冬今春种植冬春早菜14.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4500元,来自蔬菜的收入就占了家庭人均纯收入的70%,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市场占有率今非昔比。冬早蔬菜、冬马铃薯等种植面积连续10年快速增长,产量和效益持续增加,成为冬农开发的优势主导产业。2013年,全省冬早蔬菜产量837万吨、冬马铃薯鲜薯产量296万吨,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元谋、通海、弥渡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宣威、陆良、芒市、建水、富宁等县(市)成为全省重要的外销马铃薯基地。
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打造出增收田。以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等为主的“十大科技增粮措施”为冬季农业开发提供科技支撑。去冬今春全省完成小春粮食高产创建154片、160万亩,间套种完成1000万亩,覆膜种植300万亩,仅这3项措施就增产粮食70多万吨。
产业化经营助冬农产品经济效益提高和竞争优势增强。全省冬季农业订单开发面积达1100万亩,占总面积的45%。冬马铃薯、供港澳蔬菜等基本实现订单生产。全省冬农开发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农户共同参与开发的经营格局。(记者张锐 张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