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油脂”为何两月后才召回?

2012-05-29 14:41:3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5月中旬以来,云南省相关部门监督召回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问题油脂”产品130余吨。此前几天,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通报,该公司涉嫌使用工业用猪油和工业用鱼油作为原料,掺混加工食用油脂。

记者调查证实,早在今年3月间,云南曲靖警方即查获一宗运输中的问题原料油,随后顺藤摸瓜,发现丰瑞公司涉嫌违法加工食用油脂。“问题油脂”两月后才召回,反映出食品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仍有待健全。

“问题油脂”两个月前已现形?

近日,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通报,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工业用猪油和工业用鱼油作为原料,掺混加工食用油脂,生产的问题食用油脂产品为“吉象”牌散装猪油、桶装猪油、猪油植物油调和油,产品在云南省内销售。

发现问题后,质监部门发出“责令召回通知书”,责令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对上述三种问题油脂产品立即实施召回。随后,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在全省设立23个召回网点,发布召回公告,并向广大消费者和生产经营客户致歉。

记者调查发现,丰瑞公司在云南竟是一家“明星企业”。云南农业信息网公布的资料称,丰瑞公司在全国12个省市、云南16个州市设有办事处和经销商,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市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食用油脂生产和贸易企业。

据了解,丰瑞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菜籽油、大豆油、植物调和油及系列精炼猪油等,其产品曾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云南名牌”“放心油”“消费者喜爱商品”等诸多荣誉称号。其中,“吉象”商标还被授予“云南省著名商标”。

“明星企业”生产“问题油脂”的消息公布后,网友纷纷感慨“伤不起”。随后有消息称,早在今年3月中旬,云南警方查获一宗运输中的问题原料油,随后顺藤摸瓜,就已发现丰瑞公司违法加工食用油的情况,并对该公司相关产品进行查封。

网友惊呼:食品安全人命关天,为何政府部门早已发现“问题油脂”,两个月后才通报召回?一名新浪微博网友说:政府部门发现问题后,居然优柔寡断,采取一些和稀泥的态度,对老百姓也太不负责了!

记者调查:警方两月前查获“问题油脂”

“问题油脂”是否早在两个月前就被发现?记者找到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的一家门市--昆明市骏琪批发市场云瑞食用油经营部。店内两名工作人员都表示,她们最近才到店里上班,对于什么时候发现“问题油脂”并不知情。骏琪批发市场的一名保安告诉记者,云瑞食用油经营部在3月中下旬一度关闭,4月中下旬重新开门营业,对于门店关闭的原因他表示不清楚。

曲靖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詹俊证实,3月中旬,曲靖市罗平县公安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一辆装有可疑油脂的大货车,经过追踪调查,发现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违法加工食用油脂。随后,警方对问题产品分批次予以查封。曲靖警方是否及时将情况通报给昆明市相关部门?詹俊表示,目前曲靖市已抽调80余名人员,成立专案组全力侦查此案,具体办案流程不便透露。

《食品安全法》第53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质监部门履行召回工作的监管责任,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在警方调查过程中,丰瑞公司应已发现问题,为何不依法主动召回“问题油脂”,而要等到两个月以后?记者就此询问丰瑞公司副总经理张颖煜,他未予正面回答。

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部门,质监部门什么时候知道“问题油脂”的存在?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5月中旬,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在会上通报丰瑞油脂公司存在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动物油脂的行为,质监部门这才知道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处处长刘云峰表示,省质监局也是近日才获知情况,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侦查案件,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那么,在日常监管抽检产品时,质监部门为何没有发现问题?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检测角度来说,此次涉及的三种“问题油脂”产品在抽检过程中均达到国家标准,很可能是企业违规使用的非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被稀释了,与食品原料融为一体。

食品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云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副主任技师柴剑波介绍,依据国家标准,工业用猪油与食用猪油在原料上就有很大不同。食用猪油,是健康的猪经屠宰后,取其新鲜、洁净和完好的组织炼成而成的油脂。而工业用猪油,加工原料为经兽医卫生检验判断为非食用的猪尸体、内脏及一切含脂肪的下脚料和废弃物。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工业用猪油和食用猪油在酸价指标与过氧化值指标两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这也是判断油质好坏的主要指标。具体而言,工业用猪油的酸价指标为每克不高于4毫克,食用猪油的酸价指标则为每克不高于1.3毫克;工业用猪油的过氧化值指标为不高于1.0 %,食用猪油的指标则为不高于 0.1%。如果长期食用大量工业用猪油,对人体肠、胃均有潜在危害。

究竟有多少“问题油脂”产品流向市场?张颖煜介绍,根据企业今年以来的生产加工及库存情况,估计约有150吨“问题油脂”产品流向市场。云南省质监局最新通报数据显示,各部门已监督召回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吉象”牌散装猪油、桶装猪油、猪油植物油调和油136.599吨。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权责不分明,各监管部门多头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缺乏沟通,从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甚至形成监管空白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召回的“问题油脂”产品,云南省质监局质监处处长刘云峰表示,质监部门将会同工信、公安、工商、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实行统一集中,就地封存,并监督企业做好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坚决杜绝“问题油脂”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专家建议,各级政府要把好食品安全关,就需要理顺监管机制,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建立无缝对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来源:新华网(记者 袁雪莲)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北京书市开幕 老年读者居多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日-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