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15年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
近日,昆明市出台《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昆明将通过提高监测预报能力,完善和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制度,健全预警联动机制,力争到明年,昆明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以上发出,到2015年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
《意见》提出,力争到2013年,昆明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可达到95%以上。以昆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依托,2013年建成昆明市农口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到2015年,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近年来,昆明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不断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截至去年8月中旬,昆明已建成642套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系统、360块气象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覆盖全市75%的行政村,扩大了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太方便了,无论是在地里干活还是在家,都可以通过大喇叭听到信息,让我们干起农活来心里更有底了。”富民县束刻村委会小水井村民小组的张文祥对“大喇叭”赞不绝口。
而“气象绿色通道”的建设也提高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能力,群众可通过手机短信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实现提前防范、避灾减灾。“气象绿色通道”的开通,不但能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传送的时效性、针对性,还能把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最快捷、最广泛地传递给广大群众,解决气象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昆明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2015年底,昆明12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将全部实现连续自动化观测;整合现有气象161个、水文128个中尺度气象站,新建1086个两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在禄劝、东川、寻甸、嵩明、宜良等县(区)关键区域建设5部X波段数字化雷达,新建1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实现雷达监测全区域覆盖;健全雷电灾害监测网;对现有中心站进行扩容升级,在主要中心城镇、工业园区、大型危化企业等重点区域布设45套大气电场仪;在东川、寻甸、嵩明、晋宁、安宁、石林、宜良、富民、禄劝9个县(市)区建成9套以越野车、移动综合气象观测自动站、应急通信保障和气象信息综合处理应用平台为主的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完成气象广域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建成适应多种需求的多媒体数字气象信息服务网站及气象信息分布式存储与共享系统,基本实现主要气象信息社会共享。(通讯员刘国萍 记者刘晓)
来源:昆明日报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