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去年11项“民生大单”圆满兑现

2012-02-08 13:13:52 来源:云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1年初,时任省长秦光荣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为改善群众生活开出了11项“民生大单”。一年来,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围绕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群众关注的民生工作群策群力,11项民生工作均已顺利兑现。

社保:为人民构筑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1月12日,昭通市彝良县柳溪乡的37名六旬农民老人首次领到了“退休工资”,这是乡政府为他们发放从去年7月至12月半年的新农保养老金。虽然只有330元钱,折合每月55元,但老人们却看得很重。“年纪越来越大,农活也干不动了,政府能给这个钱,很高兴。”

去年7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云南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在全省97个试点县(市、区)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试点工作, 190万城镇居民可通过参保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60%。

这意味着,云南省每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每月可获得由财政全额支付的55元基础养老金,参保人一年可领到的养老金至少可以增加660元。

做好社会保险扩面、提高保障待遇工作,已经化作云南省实实在在的行动。截止2011年底,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882.2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66%。新农保试点从37个县市区扩大到99个县市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同步纳入试点,全省1325.7万人参保,其中,新农保参保人数1295.8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9.93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82.7%和61.3%。

城乡低保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城市低保对象93.1万人,支出资金18.66亿元,月人均补助182元;农村低保对象扩面30万人,总数达403.4万人,支出资金36.97亿元,月人均补助82元。

安居:居民生活有了“幸福基石”

春节前一个月,家住昆明市官渡区的张桂兰老人心情分外愉悦。2011年12月13日,官渡区49户符合廉租住房保障申请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分配到了廉租住房,74岁的张桂兰就在其中。

“抽到了十里铺小区,房子新,交通也方便,过年前就搬!” 张桂兰老人说。

2011年,昆明要建12万套保障房,是整个“十一五”期间建设总量的1.5倍,任务完成后,连同“十一五”期间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可解决20多万户,近70万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

与张桂兰老人抽到新房几乎同一时期,盈江县太平镇双合傈僳族村的阳光格外明朗而温暖,全村男女老少一派繁忙,这是“3·10”地震重灾点24户重建户集体搬新家。同时,平原镇拉勐村的傣族村寨弄杏村民小组9户自建户也欢欢喜喜迁新居。

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累计新开工建设39.95万套,完成2011年国家下达的39.93万套计划任务,完成投资226.43亿元,占年初投资计划114.68亿元的197.45%,占调整后年度投资193亿元的117.32%。

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则成为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重点。截至去年12月底,中央和省级资金22亿元已全部下达,拆出重建20万户开工196949户、竣工159950户,加固改造10万户,开工93241户、竣工65246户。

防灾减灾:特殊省情有特殊应对方法

云南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云南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和自兴表示,2011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低于常年平均水平。全年筹措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1.65亿元,各地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达2.08亿元;全省共安排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73个,已有27个县城、乡镇项目正在施工或开展前期工作。去年共成功预报避让地质灾害14起,转移避让2977人;省级安排资金2500万元,为500个乡镇配备救灾专用车辆的目标任务已完成。

家住嵩明县小街镇的村民们前不久则领到了一份《防灾应急小手册》,里面的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主要事故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和家庭防灾应急准备等内容。

这是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的内容之一。2011年,云南省筹集资金9700万元,采购1310万本防灾应急小册子、157.5万个防灾应急小背包发放到户。

医疗卫生 彰显政府为群众排忧解难决心

2011年,云南省城镇医保参保86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新农合参合345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200元,城镇成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高到242—282元,学生儿童财政补助提高到202—232元,特殊困难居民和困难学生由政府全额补助。16个州市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医保州市级统筹工作,并实现异地持卡就医购药联网结算。127个县(市、区)开展了县域内新农合费用即时结报工作。

这些数字背后,彰显的是政府为切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心。

在昆明张女士看来,只要不生大病,现在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已经很周到了。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健身器材,一个片区里就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还可以办理慢性病卡,而在医院里也有方便门诊。

2011年,全省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都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格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零售指导价相比下降了50.01%;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以上。全省129个县(市、区)落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以及专项补助,比例为100%。

不管到哪里看病,医生都能够调出你的个人档案,然后根据上面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诊治,这就是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优越性。2011年,云南省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1161万人、298.88万人,建档率分别为30.45%和39.42%。

“当前,云南省艾滋病疫情依然十分严峻,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省卫生厅副厅长、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徐和平认为。据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艾滋病防治知识城乡居民知晓率分别达96.6%和92.1%,全省娱乐场所高危人群月均干预覆盖率94.4%,开展监测检测483.5万人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9.6%。对1016名阳性孕产妇实施阻断服务和相关救助,母婴传播阻断措施覆盖率99.71%。开展了免费抗病毒治疗,累计治疗27561人,在治23124人。

教育:切切实实关怀云南未来

在为民承诺的实事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1年,云南省共下达义务教育保障经费60.6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43.34亿元,省级资金12.39亿元,州(市)资金4.95亿元。

2010至2011学年,云南省40.8万进城务工子女中,有32.2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此外,省级财政共安排10亿元支持州市职教园区建设,全省12个职教园区已完成投资65亿元,组建了32个职教集团、79个实训基地。

目前,学前教育是云南省各类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去年起,省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拟安排1亿元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幼儿园(含民汉双语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城镇幼儿园的维修改造、教师培养培训和幼儿教师基地建设等。

除此之外,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也成为一大亮点。244个“农文网培学校”的建设,5327个农家书屋的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让农村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

增收促就业:让老百姓有更好生活企盼

拿到“贷免扶补”的5万元贷款后,会泽县的王兴惠在自己多年经营的果园内建起了冷库,扩大经营搞起水果深加工,经济效益可观。在曲靖,像王兴惠一样获得市妇联发放的“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女性累计有7291人。

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才会有更好的企盼。2011年,云南省共发放小额贷款59.4亿元,共扶持8.9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了近30万人实现就业。

2011年,云南省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5%。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6.67%。援助2312户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去年年初,市民小蒋经常想的问题是,物价涨得太快,政府会出台什么措施稳定物价?

云南省委省政府通过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等多种得力手段,切实稳定市场物价水平。

截至去年12月底,云南省完成第二批食用植物油省、州(市)储备计划2000万公斤的年度目标任务。2010至2011年度省级粮食动态储备完成调整后1.5亿公斤的储备计划。完成建设(改造)大型批发市场10个,带动投资总额预计达2.7亿元,年交易额累计50亿元,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人数10多万人。全省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额达101.3亿元,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75.6万台(件),兑付农民补贴12亿元。

2010至2011年度,云南省完成省级粮食动态储备1.5亿公斤的储备计划;完成建设(改造)大型批发市场10个,将2012年3月底前完成验收,届时预计带动投资总额达2.7亿元,年交易额累计50亿元,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人数10多万人。同时,截至 去年12月底,全省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475.6万台(件),销售额101.3亿元,累计向购买农户兑付家电下乡补贴产品455万台,累计向农民兑付财政补贴资金12亿元。

一年前的承诺言犹在耳,一年后,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已经摆在人民的面前。让老百姓越来越觉得生活幸福,是政府不变的工作承诺。2012年的两会即将召开,新的民生承诺又将发出,值得期待!(完)(记者 普日果萱)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宁波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古代文物的“萌”表情!

非遗保护成果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