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国华北、黄淮地区持续干旱影响,自去年年底至今,天津市各有农业区县旱情日趋严重,今春本市农业生产或将面临不利局面,为应对旱情,水务、农业、气象等市防指成员单位及各区县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采取五项有力措施,全力保障今春农业生产安全。
受特殊气候影响,自去年11月至今,本市平均降水量仅为2.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0%,是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为60年不遇干旱,近日本市普降小雪,对缓解旱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缓解旱情。全市各有农业区县农田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给当前冬小麦返青灌溉和开春农耕造成极大困难,农业抗旱形势严峻。为缓解旱情,水务、农业、气象等市防指成员单位及各区县有关部门联合行动,积极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保障今春本市农业生产。
五项措施全力应对旱情
一是积极外调抗旱水源。自2010年11月以来,本市已外调水源0.6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本市农业灌溉水源的紧缺形势,增加了今春本市农业灌溉水源储备。
二是全力组织实施冬灌。市水务部门及时组织相关区县采取提水、拉水等抗旱措施,本市160万亩冬小麦已普浇冬灌水,冬灌白地119万亩,为春季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加强旱情监测。密切关注雨水情、土壤墒情、旱情分布及发展趋势,随时调整抗旱方案。加强同气象、农业部门的联系,做好旱情分析评估。
四是提早安排春季旱情应对措施。市防办紧急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安排各区县提前应对今春可能发生的春旱。各区县水务部门针对所辖区域内水源状况,制定合理的水源调配方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生产需求。加快水源调蓄力度,加大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并做好春季种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耐旱品种,种植耐旱作物,保证春季生产安全。
五是发挥抗旱服务组织作用。适时召开抗旱现场推动会,并派赴工作组督导抗旱,组织抗旱服务组织深入田间地头,搞好工程设施的维护与配套及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为农业增产提供田间技术支持,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为农业增产提供用水保障服务。
来源:天津网-城市快报 编辑:杨鑫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