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说说民生的急与度
2011-12-16 08:51: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改善民生,不能不急,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握好度。百姓急,政府更急,所以要积极而为;所谓度,就是要正视国情,尊重规律,量力而行

初冬,去重庆调研,遇见了工人唐志鹏。介绍收入时,小伙很欣喜:工作6年,月工资从1200元涨到了3500元,还从普通工艺员当上了车间副主任。问他还有什么心愿,他说,年初摇了号,等着年底搬进公租房,然后,结婚。

说这些的时候,他眼里闪现的对生活的期待,让人很受感染,真希望他能早一点搬进新房,早一点过上他所向往的安稳的小日子。

像小唐这样的小伙不少。尽管民生期待不尽相同,可话里话外,都透着急切。民生领域,历史欠账多,改善空间大,百姓急,政府更急。

改善民生,要积极而为。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多渠道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低收入家庭喜迁新居的消息陆续传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试点逐步推开,社会保障地图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2年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就业到收入,从物价到房价,从医疗到教育,从保障到扶贫,步伐更快,措施更实。

改善民生,也要量力而行。

国家大,要干的事情多。罗马城不是一夜建成的,民生的改善同样要经历一个保障水平从低到高、覆盖范围从小到大的过程。期待一夜之间实现高水平的应保尽保,别说我们的国力负担不了,世界发达国家也未能实现。

量力而行同样是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任何工作,都有客观规律,急不得也急不来。比如,保障房建设,一味求快求开工,有可能埋下质量的隐患。再比如,医保水平正不断提高,可是如何一方面把钱用充分,另一方面又发挥杠杆作用,避免过度医疗,这同样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时间探索。

改善民生,不能不急,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握好度。

急,急在民生改善的时不我待,急在政府作为的责无旁贷;度,需要的是正视现实的态度,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当然应该以急切渴盼的心情重视之,也应该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参与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推动稳步前进,推动扎实提升,把握好度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希望这份等待、这种宽容,在不远的未来能够收获期待中的硕果。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少虎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 详细

各地新闻
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详细
点击排行
  公安部允许校车走公交专用道 可停靠公交站台
商务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或将如期结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