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一场与特大假药制售犯罪团伙的正义斗法
2011-11-04 10:26:30      来源:公安部网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查:暗访涉案地,答复“哪里监管得过来!”

记者一行赶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这里是皖西北的一个农业大县,更是闻名全国的的药品集散地,全国4000多医药厂家的25000个品种在此小县城大进大出。

本案中,嫌疑人之一岳某正是从北京某药业公司设在太和县的办事处购买假药制作原材料——3万余支该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系真药),再换上其他品牌的商标标识和外包装高价卖出。

岳某不具有任何从业资质证明,为何能够买到大批量药品?

记者向阜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某部门负责人提出此疑问,并未得到明确答复,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1.4万多字的《阜阳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介绍》。在该文件第5页,明确提出了“无缝隙、无漏洞、无死角”的药品监管工作要求。

但这位负责人同时也诉苦:“人手不够,根本监管不过来。”

我们没有打听到该药业公司太和办事处在哪儿。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些办事处为了节省成本,通常没有门脸房和固定办公地点。

记者在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现一个非常显眼的横幅:“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

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文涛称,“抵制假药,监管程序非常重要。”他说,该公司的所有药品购进入库前,都要经过13道严格的准入手续,并有专人开箱验收药品质量。所有下游部门购药,也必须检验其经营许可证资质。

“真正游离在正规市场外的‘体外循环’,即不经过规范渠道进行药材买卖,才是容易滋生问题的温床。”他认为。

华源医药营业大厅一位售货员透露:该公司已经举办了4届大型药品交易会,参展商必须提供资质证明,但参观者无需提供任何证明。曾有多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正是各级药品交易会充斥着大量售假团伙的身影,他们混迹在人群中分发制假售假企业宣传彩页和名片,寻找“客户”。

“有没有部门来监管这些参展商之外的人?”记者问这位售货员。

“当然没有,每天4万多客流量,哪里管得过来。”她说。

思:屡禁不绝,如何让不法分子不能、不敢、不想制假售假?

太阳底下无新事。

多年来假药犯罪为何屡打不绝?

不妨回溯整个环节,逐一分析查找监管漏洞。

追问生产环节,如果各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大批真药原料、快过期的药品、药品生产设备是不是就不能顺利落入假药制售者的手里?如果印刷企业能在未接到有效资质证明的前提下拒绝承接包材印制业务,是不是就为假药包材的生产增加了犯罪难度?

追问销售环节,如果有关部门能对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和各级药品交易会中的广告发布加强监管,是不是就能压缩假药犯罪的传播“阵地”?

追问流通环节,如果邮政和物流能够更负责一些,对大批量药品或可疑物品做到件件开箱检验,或对所有承运物品实施实名登记制度,是不是可以有效扼住犯罪延伸的“黑色血脉”?

这些追问最终似乎指向一个结论:

只有各有关监管部门同心协力、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对假药制售各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全流程的监管治理,才能从根本上维护药品市场的干净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舒晓南有一个观点:如果说有效的行政监管让犯罪分子很大程度上“不能”制售假药,那么司法保障的作用则是让其“不敢”制售假药。

就此,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杨文介绍称,2011年5月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解决了制售假药入刑门槛过高的问题,一旦发现有制售假药行为就必须移送公安机关,且对假药犯罪罚金也不设上限,但对于假药犯罪致死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并未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另外,使用假药延误病情导致对身体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因果关系难以直接对应上”,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第二直属总队副总队长夏卫宁也认为,有必要改进刑法的相关适用条件,以加大对假药犯罪的司法威慑力。

据介绍,假冒注册商标罪也同样适用部分假药案件,但“非法经营数额”成为划定“罪与非罪”的界限。现实中“以销定产”的犯罪模式让不法分子经常逃脱应有的惩罚。“制造假药嫌疑人家里通常没有存货,平时查出的制造假药机器设备也不只可以生产假药,很难就此认定构成犯罪。必须现场人赃俱获才行,这为公安机关侦查、打击工作都带来了困难。”舒晓南说,民警在案侦过程中付出的艰辛难以言表,大家只希望不法分子罪有应得。

“最高境界,是让不法分子不想犯罪,这个需要我们长期努力”,他说。

做一个圣人,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却是为人的常轨——这句话源自雨果的《悲惨世界》。

可正是在“有贩毒的利润、无贩毒的风险”的暴利驱使下,制售假药的不法分子置人的生命于不顾,彻底忘掉身为人的“底线伦理”,当他们掏出良心和魔鬼做交换时,在道德上早已慢性死亡。

公安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亮剑”行动以来,先后破获假药案20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名,查获各类假冒品牌假药数百种,涉案价值达十余亿元。此次案件的成功侦破,全链条地摧毁了集生产、批发、零售于一体的特大假药犯罪网络,更进一步坚定了公安机关为民打假的决心。

“治乱象,用重拳。治乱象,用重典。”这是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反反复复强调的话。“公安机关将持续开展对假药犯罪的全面打击,把它打压到最低限度。同时,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杜绝假药,这才是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的根本。”

黑暗之中有罪恶暗流涌动,也自有代表正义一方的如炬火眼一直在与其战斗。

来源:公安部网站 编辑:张少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人物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3日表示,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2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详细
点击排行
  铁道部回应停工传闻 工程欠款20日前拨付
刘云山: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