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各界热议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正当其时
2011-10-26 08:47:52      来源:中国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闭幕,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表示,《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专家解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在吸收各方意见之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将会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随着中央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文化领域的改革有望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说,六中全会再次提高了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提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一课题,说明执政党对于文化发展状况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考虑到文化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执政党主导的改革有必要以稳为主,慎重思考,稳中求变。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表述是公报最大亮点,将国家重大战略推向新的高度,并细化了部署。全会做出的部署意味着中国强化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自我意识,理清了以经济强国推动成为文化强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的思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显示中共领导层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无法依靠经济来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文化建设的路径去探索。如果说经济建设追求的是“共富”,那么文化建设追求的是社会共识。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项政策鼓舞人心。这几年,一大批文化功能性建筑落成,很多城市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向普通大众开放,满足了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说,十七届六中全会在理论上提出创新,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开,主要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具有很大的意义。原来,我们一直在这两方面混淆不清。如果这次在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后能形成一个标准,将会带来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机构的活力会得到释放,为社会资本介入到国有文化产业提供机会。

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表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对于培养国民文化素质,对提升整个文化产业来说都是利好。中央重视提升文化的自尊自信,这对于以传统文化出版为主的中华书局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

各地探索

天津推出的文化惠民工程,将文化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受益面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市级公共图书馆总面积12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天津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在全国率先向公众免费开放。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李文利表示,今后将继续把文化惠民工程重心放在基层,让群众当主角。天津实施农家书屋建设,3年来已经在全市3706个行政村全都建成了农家书屋。

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是‘一把手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上手,强力推进。在“一把手工程”推动下,陕西的文化体制改革狂飙突进:2009年完成省级改革,省直14家文化单位、1.2万人全部“下海”;2010年完成市级192个文化单位改制;2011年7月底县级221家文化单位改制完成,三级改制至此全面完成。

安徽这样一个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并不突出的省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却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拥有全国第一家组建时就实现整体转制的出版企业、第一家以IPO方式整体首发上市的发行企业、第一个设立保税区的文化企业,在全国第一个完成全省所有院团的转企改制任务,省属文化企业经营性资产由改革前的不足30亿元增加到300多亿元。

9月30日,随着最后两个县城的数字电影院竣工,河北省14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数字电影院,提前4年多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建设目标。这条喜讯背后的全景图是:河北省的文化体制改革提前两年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重点任务。

浙江等省提出“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重庆市已完成转企改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已达60家,重庆出版社整体转制以来,集团主业销售收入翻了近三倍,总资产是2003年的近四倍;

河南省电影公司改制成立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打破影片逐级发行模式,票房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2004年的第二十二位跨入前10位;

江西省新闻媒体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改革稳步推进,江西日报社以“一媒体、一公司”为突破口,将“五报三刊一网”的经营性资产剥离;

面对改革中最难处理的职工和企业的利益问题,山西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确保改革成本支付到位,遗留问题解决到位;

来源:中国网 编辑:张少虎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形成合力"促大学生就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央要求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增强国际话语权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