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时政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表情”
2011-08-30 09:35:30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崛起。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巨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陆贵山提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欲在世界竞争中去弊兴利,需要一个新的文化自觉运动。“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的自觉,首先是人的自觉。”

他认为,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大的文化自觉运动。一次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推崇。一次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在改革开放前后又出现了文化的集体反思。这两次截然不同的文化自觉,不同程度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进程。中国相隔一百多年的两次文化自觉运动都是对文化上与世界封闭隔绝的一个觉悟。文化自觉,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开端,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中国,拥有占世界1/5的人口,“我们国家的崛起,不仅是某个人的觉醒和自律,更是全民族的觉醒和自律。”陆贵山说。

从封闭保守到自信开放

中国人正在以新的面孔向世界微笑

著名作家陆天明感慨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经验无一不深刻说明,要把中国建设富裕强大,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万万不能的,但只有经济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发展经济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和谐文明的社会中,创造并充分享受到高度文明的文化和社会富裕成果,才是我们的目的。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引导和组织起亿万民众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把一个几百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问题已经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陆天明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新闻战线 “走基层 改作风 转文风” 活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两高发布解释打击黑客和网络病毒
国信办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