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中国农业发力种子研发

2012-03-10 21:31:0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粮食生产“八连增”,但耕地红线越拉越紧、物化生产要素投入空间变窄迫使中国将农业增收潜力逐渐向依靠科技拉动上转移,其中,被视为农业科技建设“第一公里”的种子繁育正成为科研人员冲击的战略制高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两会上,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加快农业的科研创新,特别是种业的创新,“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世界,种子及良种良法的配套,对农业增产非常重要”。

在中国小麦主产区山东,一种名为“济麦22”的新品种今年在全国实现推广面积4800多万亩,成为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6年前,这一品种刚刚通过审定时,仅在山东境内种植22万亩。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建军说,“济麦22”最高每亩可产789.9公斤,是中国一年两熟条件下的小麦高产稳产纪录保持者。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般来讲,一个地区培育出的小麦品种只能供这个地区来种,推广到其他地区产量则会下降或不稳定,这是其推广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

“育种对粮食增产有基础性作用,在山东,良种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在30%至40%,配合栽培技术、生产技术、肥料等因素,是今后继续提高粮食产量的动力所在。”刘建军说。

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1424亿斤,首次登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八连增”;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首次超过了1万亿斤;人均占有粮食首次达到了850斤,超过粮食安全标准线50斤。

韩长赋介绍说,去年粮食增产的贡献当中,85.8%是由于单产提高,而不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主要是科技的作用。他坦言,中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虽然“八连增”,但要素资源已经绷得很紧,再靠投入更多的资源或物化的生产要素,制约很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演变

动物世界也有“瞌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