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社会
农民增收“八连快”是如何实现的
2011-11-21 19:10:51      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文章

收入结构多元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得到的利息、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财产性收入逐年提高

农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双增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了家庭经营收入的稳定增加。山东广饶县乌河村村民李桂英去年刚刚建起了2个食用菌大棚,她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俺两个大棚每月能采摘金针菇4000多斤,每斤按2.6元算,一年收入能超10万元。”

农产品比价上升和粮食丰收是经营性增收的基础。近年来,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健康发展,产量稳定增长。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玉米、大豆等实行临时收储等保护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力度的加大,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2004年起,国家把原来补在流通环节的钱拿出来直接补给农民,开始了粮食直补。同年还启动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年后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陆续增设了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此后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补贴资金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2011年中央财政“四项补贴”资金总额达到1406亿元,比2010年增加180亿元。

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加,工资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在广饶县大王镇,随着成长型企业的迅猛发展,用工需求旺盛,务工人员和务工时间都有显著增加。

今年一季度,大王镇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20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5元,增长72.4%。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分析说,从全国范围看,去年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绝大多数省区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大体幅度在20%左右,这样就推动了农民工工资全面的上调,月均收入达到1690元,比2005年的875元增长近一倍。同时,去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了17.9%。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稳步增长。东部地区的一些农民财产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李国祥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在城镇落户之后,其原来承包的土地就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让给仍在农村的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得到的利息、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财产性收入逐年提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专题
2011海南网络媒体行
>> 详细

各地新闻
据悉,《通知》明确了内幕信息管理工作责任主体:一是直接持有股份的国有股东,二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详细
点击排行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录笔试即将举行
中国价值5600余万元救灾物资经上海口岸援助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