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媒体称自主招生对穷人不公 北大农村生源仅10%
2011-08-10 14:41:50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8月4日,《南方周末》发表《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一文,引发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广泛关注。

文中提到,有研究表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文中总结,“30年来,国家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昨日,科学网邀数位教育专家做客网络访谈,就教育公平性缺失的现状、原因及解决之道等回答网友提问。

专家名单

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刘广明: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欧阳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

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

阮成武: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答问

高校应承担促进社会公正责任

网友: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难的问题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但是否应当由高等教育负责?政策倾斜是否合适?

欧阳峰:客观上说,高等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穷人的后代,这几乎是跳出贫困的唯一渠道,因此高校承担了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公正的责任。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做法还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让穷人享受同样的中小学教育,但这不是一天能实现的,因此高校录取政策倾斜算是一种补救之道。

高校自主招生对寒门子弟不公

网友:各大高校搞自主招生,表面上要提升素质教育水平,但实际上是否导致农村孩子离重点大学越来越远?

何云峰:目前的自主招生肯定只会让更多寒门子弟受伤害,自主招生看综合素质,如弹钢琴、画画等,而寒门子弟多半难有条件去“全面发展”。

刘广明:从目前自主招生设计看,对农村学生明显不公平。目前针对各种情况的高考加分中,针对农村的还没有,解决农村学生上名校难的问题,关键还是靠制度救济,政府起引领作用,期待这方面的突破。

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工程

网友: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王洪才:最简单的办法一是免学费,二是提供补助。

何云峰:高校不能只想着按照强者生存的法则去抢生源,建议采取临时措施,每个学校预留比例给寒门子弟,或学校每招一个寒门子弟政府给予学校特殊补贴。西方很多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都会有照顾性录取政策。

阮成武:现在国家助学体系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下一步需有效吸纳社会力量来参与助学工程,大有可为。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于姝楠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8月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国防部否认"解放军部队广西边境集结"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