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东北地区>吉林>吉林新闻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呈三特点 多重阻碍待破除
2011-02-17 10:18:0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近年来,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形式逐渐多样化、流转效益明显提高、流转范围逐渐拓宽等特点,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个别地方认识程度不高、流转期限短、规模不够大等一系列问题。专家建议尽快建立有形的土地流转市场,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多管齐下充分释放农村土地流转活力,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三个特点

2009年,吉林省要求利用3年时间,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探索,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朝着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截至2009年底,吉林省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到3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4%,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记者了解到,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出现了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吉林市龙潭区阿拉底村,维臣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转包形式,经营土地280公顷,种植水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福米业公司通过租赁等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有机水稻,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二是流转效益明显提高。土地流转价格由粮食直补前的每亩每年200多元,达到现在的400多元甚至更高。永吉县岔路河镇的恒成号村共有土地560公顷,流转给吉粮集团、德润生米业公司351公顷,流转承包费8000元/公顷,且国家各种补贴均归农户所有,同时,农民流转土地后可从事二三产业或在家门口打工,又获得了可观的劳务收入。

三是流转范围拓宽。土地流转从农户间的自发流转向组织化、有序化方向发展,范围由原来的本村内进行,扩展到外村人或单位租赁经营,经营项目从种粮为主转向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养殖业,呈现出土地资源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聚集的喜人态势和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特征。

二、"多重因素"阻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农工党吉林省委员会副主委毕胜利在吉林省"两会"提案中指出,尽管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一些喜人成绩,但当前仍然存在很多因素阻碍着农村土地进一步规模化流转。

首先,个别地方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高,导致对这项工作投入力度不大,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其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服务中心建设已全面铺开,一些却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规划部署中,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有的虽然建了服务中心,但在建设标准上仍有较大差距,服务内容也有待深化。

榆树市是连续多年的全国产粮状元县,前任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总站站长孟繁野说,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现象仍然普遍。目前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大多为口头协议,有的即使签订了书面合同,也对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缺乏明确的约定,导致潜在纠纷隐患很多。此外,调查显示,农村土地流转的集聚程度仍然不高,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下的仍占规模经营耕地面积的大多数,其中20亩以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的要求。

当前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普遍较短,规模也不够大。调查发现,土地流转合同期限5年以下的占76%,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还比较少,不利于集体经营和对土地的投入养护,影响土地产出率。土地流转还缺乏有效的土地评估机制。有的地方土地流转竞相压低租金,损害农民利益;有的出租方漫天要价,阻碍土地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缺位,非农就业渠道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毕胜利说,目前,农村除了"新农合",基本没有养老保险,由于农民大多无其他非农业技能,导致在非农领域就业渠道狭窄。在没有其他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农民对土地仍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敢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制约了土地流转的推进。

从需求方面看,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也不足。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影响较大,投资风险高,效益低。因此许多企业和经营业主不敢接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这也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建立有形市场释放土地流转活力

吉林省"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韩树声认为,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必须尽快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从多角度入手释放土地流转活力,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尽快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功能全面、服务直接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毕胜利说,还没起步的地方,应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步伐,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推进土地流转;有条件的地方,应依托现有的乡镇三资服务中心或政务服务中心,把土地流转服务纳入到现有的工作范畴;已经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地方,在硬件到位的基础上,应着重抓好软件建设,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尽快发挥平台作用。

毕胜利建议,应加强监督、规范程序,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使用全省统一规范的合同样本签订合同,明确流转形式、数量、年限、价格、用途及双方的权利责任,并认真搞好登记备案,原来流转程序不够规范的,应补办相关手续,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建立健全土地评估的市场机制,由相关部门和专家,尽快制定科学的农村土地市场评定、评估标准、科学评价农村土地价值;完善土地纠纷仲裁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县(区)农村土地仲裁机构,进一步探索完善纠纷仲裁的程序和方法,完善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体系;建立规模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对申请转入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审核,优先考虑有资金的规模经营主体受让土地。

专家表示,长远看,还应扩大保障、拓宽渠道,解除土地流转农户的后顾之忧。可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促进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校、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加大对土地流转农户就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积极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同时建议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有限土地流转资源向有规模经营能力、有更高土地产出率的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等政策性保险制度,保护规模经营主体的投资利益。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强化对推进土地流转的宣传引导,向广大农民做好各项政策的解读与宣传,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推进土地流转的舆论氛围。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邓京荆 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详细

各地新闻
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地耗”之痛:GDP增1%土地占用量是日8倍
国土部将严查大拆大建强迫农民集中居住等行为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