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2011——评述2011十大经济生活热词
——“减”
个税起征点调整、增值税扩围试点、中小企业贷款合同印花税取消……一系列被称为“结构性减税”的措施在今年依次推出,帮企业解决困难,给民生带来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解读说:“减负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负担减下去,百姓就有更多的钱消费,企业就会有更多的钱投资,经济的内在活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荒”
用工荒、电荒、油荒、钱荒……今年各种“荒”的出现,表明经济运行需要更加健康的方式。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孙立坚说,这说明我国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没有理顺,资源配置错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这预示着明年在市场机制作用方面将有更大的动作。
——“转”
“十二五”开局之年,转变发展方式得到更多重视。一些先行地区今年以来明显降低了房地产、重化工、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的比重,降低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同时,各地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始使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进一步显示了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毫不动摇的决心。
——“保”
今年是“保民生”的丰收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按时开工,大量保障房投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标准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覆盖90%以上的城乡居民。90%以上的医保统筹地区实现费用即时结算报销。
今年各级政府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效保障了81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预示着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