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飞:中国民营经济应用一种创业心态“走出去”
主持人: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北京江西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锦绣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管飞先生。
主持人:不久前成立的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以支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为己任,在业内引起不小反响,您对此有何评价?上周龙永图先生介绍中国网专访时提出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时机尚未成熟,面临水土不服、自身管理经验不成熟、以及国外政治化挤压等风险,您对于有何评价?
管飞:我认为他说的很对,也很正常。中国民营经济从来就是在狭缝中国生存,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容许有,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和艰苦卓绝的过程。从有到发展,走过短短的30年。这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还来不及调整步伐。在今天看来还略显幼稚和匆忙。任何一件事件都是从磕磕碰碰往前走的,像一个孩子,他要是怕摔跤的话,那就不用学走路了。
主持人:在您看来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 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来规避投资风险?
管飞:其实,中国民营经济走出去,未必说像想像中那样,做好所有的准备走出去。像我说的孩子要学走路就会摔跤,但毕竟要走了才知道为什么你会摔跤,你要不走,老是准备,老是害怕,老是觉得有很多问题存在,你就不赶往前。我觉得这不是创业的态度。中国民营经济应该用一种创业的心态走出去。其实创业本身就是一种未知。你怎么说我准备好了,我有几个亿了,那叫什么创业呢?都是从零开始的。例如说我们公司,去年参加北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家具展,从来都不对中国人开放,但是我去年到北卡,所有重要的集团,包括科勒,阿什雷,都以上宾的规格接待我。他们都会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来,为什么做。我同样告诉他们,你为什么不做,为什么不来,你今天不来中国不做中国,你会失去重大的机会。所以我觉得中国民营经济的底气不在于做多少准备,在于今天我们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事实证明,我们现在作的很不错,短短的一年时间,我们跟十几个美国品牌建立了联系和合作,他们都是高规格(对待),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就像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慢慢走吧。
主持人:您怎样评价当前国内民营资本的投资环境?
管飞:十二五期间,国际和国内形势比十一五期间还要复杂。我们国家在2008,2009年用大量资产投入,几万亿的投入,拉动内需。经济主要靠投入来增长。如果说在十二五期间还靠这么大的投入,我觉得是不太合适的。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速肯定会有所放缓。海内外的经济形势,欧债危机的蔓延,对出口和世界经济都有重大的影响。我觉得在十二五期间对中国民营经济会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微小企业。但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是非常足的。我们的财政收入十万亿,连续四年粮食丰收,这是很重要的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础。如果说拉动内需投资得当的话,中国民营经济还是会稳步往前走的。
主持人:您认为对哪些当前行业有大的投资潜力?
管飞:实力经济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包括消费品。中国在前十前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导致土地升值,房价上长。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都是靠实力经济。例如在欧债危机中发现一个特例,德国。德国为什么在欧债危机中影响最小,是因为它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因为实体经济的强大,实力的雄厚。它没有受到欧债危机的很大影响。同时,在前几年金融危机中,加拿大受到美国的影响,包括次贷危机的影响都很小,是因为它有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所以我觉得,中国包括中国民营经济应该以实力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重点。
主持人:今年4月北京赣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因以赣商命名在京城引起关注,能否谈下成立这家投资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管飞:赣商投资,顾名思义是由江西籍的企业家组成的团队,进行合作和投资的一个企业,当时成立企业的初衷,是考虑到赣商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个团队,发展到世界各地。如何把赣商团结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去做一番事业,抱团发展,所以就形成了赣商投资这样一种形式,凝聚赣商精英的力量来做大做强。
来源:中国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