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经济
官员泄露CPI数据获刑6年 短信泄密仅为炫耀
2011-11-28 08:46:45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主动索数据用MSN泄密

另一名泄密者孙振,1977年6月出生于北京,硕士研究生学历。案发前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局长秘书室副主任。

检方指控,孙振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先后多次将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27项泄露。经鉴定,其中14项为机密级,13项为秘密级。

据了解,孙振的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进度数据表”,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数据库管理者证实,孙振常以领导要资料为由索要数据表。他曾向两任领导都汇报过此事,领导也同意将数据给孙振。

国金证券有限公司职员付雷证实,他从2009年6月开始通过MSN聊天工具,从孙振处获得国家尚未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其中有些数据是孙振直接告诉他的,有些是他将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市场传闻数据发给孙振,向孙振求证正确与否。

中信建设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职员张淼证言证实,2010年12月,他和孙振在MSN上聊天时,孙振透露2010年11月份的CPI肯定破5。而孙振告诉他这个数据的时候,国家统计局11月份统计数据并没有公布。

法院审理认为,孙振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并判处有期徒刑5年。宣判后,孙振也未没有提出上诉。

■记者追问

两案均未现背后利益?

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杜永胜此前曾表示,伍超明、孙振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背后有利益驱动。有的通过和证券从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证券机构从业人员指导其买卖股票、牟取利益;有的通过参加证券机构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讲座、恳谈会等等,获取高额的讲课费用。但泄密的主要原因还是泄密者本人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

记者发现,伍超明和孙振案中,无论是在检方指控还是在审理判决中,均未体现出背后的利益交换。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张少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产品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公务员考试中,“德考”如何成为一道失德者难以逾越的门坎,还须做到可操作、有实效  从11月26日起,参加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走进考场,竞争约1.8万个国家公务员岗位。>>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制订校车安全条例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要公开招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