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文化|地方企业|节会|人事变动|
  各地新闻: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2009中国民生大账:危机之中惠民生
2010-01-07 15:01:22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2009中国民生大账:危机之中惠民生

2009年6月30日,在江西省“千企万岗”帮促就业百日服务大型对接活动签约大会上,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6000名新招员工在现场签订劳动合同,走上工作岗位。资料图片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揽子计划,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浪中,通过多种措施维护百姓利益,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城乡居民收入:危机中平稳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直接冲击的是企业,但最终影响的是百姓生活。工厂效益不好,失业随之增加,百姓的收入和生活必然受到影响。

面对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组合拳的快速持续出击,使得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还体现在最终消费上。统计显示,在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7%中,投资和消费是主要拉动力,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拉动GDP增长达4个百分点。

此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达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17%,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月又加快0.7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这一指标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也成为经济企稳回升的一个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突出,表明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

就业:巩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下行,对百姓生活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就业空间缩小。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季度末持平。

受金融危机影响冲击最大的农民工再次从家乡返城。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春节前,约有50%的农民工踏上了返乡之路。到9月底,已经返城的农民工达到了94%以上,农民工的就业总体上平稳。

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分析说,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有支持,包括减税和金融支持等,各地也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作为稳定就业政策的“五缓四减三补贴”的社会保险政策,切实减轻了部分困难企业的负担,发挥了稳定就业岗位的作用。

社会保障:解百姓后顾之忧

在应对危机中,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已有28个省份建立省级统筹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到今年9月,全国已连续69个月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目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补充保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由国有企业向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由单位职工向灵活就业人员,由城镇居民向农村居民扩展,以就业人员保障为主的单位福利制度转变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久前,国家又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直补、新农合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惠农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

他表示,在保证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和支付的基础上,国家不断探索建立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各项待遇水平,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保障性住房:给困难群众一个温暖的家

今年11月中旬,邻近上海中环线的虹口区“华虹苑”项目开工,建成后将有约490套经济适用房,全部用来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这将是上海中心城区又一个经济适用房项目。

这是各地推进保障性住房的一个缩影。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3754.37公顷,同比增加36.3%。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用地供应3390.35公顷,同比增加33.3%;廉租住房用地供应364.01公顷,同比增加72.0%。据预计,今年全年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增加趋势将更为明显。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中央政府用于安居工程的基建投资达415亿元。截至10月底,建成廉租房27.7万套,开工建设136万套;建设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住房56.5万套。

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指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迈向“住有所居”的重要一步,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目前,《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已经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抓紧制订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年工作规划。

来源:新华网(记者 齐中熙) 编辑:宁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专题
2009年终盘点
200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对众多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年份……>> 详细

各地新闻
谷歌今天(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在此间声称,有可能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并完全撤离中国市场。>> 详细
点击排行
  安监总局通报湖南江西两起煤矿重大火灾事故
宋秀岩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 获任党组书记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