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贵州>本网专稿
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在贵阳举办
2011-08-16 14:50:23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东盟跨文化交流论坛

时间:2011年8月16日—19日。

地点:贵州民族学院。

论坛主题:文化共存、视野共享。

子主题1:中国—东盟文化多元性与相互理解。

子主题2: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参加人员:中国—东盟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约50人,其中外国专家、学者20人左右,国内专家、学者30人左右。

活动形式:

论坛主题发言,15分钟;分组进行交流,10分钟;自由发言、讨论;考察。

活动目的:回顾总结中国—东盟文化合作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对跨文化交流历史、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合作案例等的分析研究,增进对文化多样性、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建构模式的了解。分析评价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探讨问题与不足,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或计划,特别是发挥高校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承办单位: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东盟“官、产、学”合作论坛

时间:2011年8月16日—19日。

地点:贵州财经学院。

主题:企业人才需求 高校培养模式 政府推动作用

参加人员: 中国—东盟政府官员、高校及企业代表约50人, 其中外宾20人、省内外参会代表30人。

活动形式:主题演讲、自由讨论及实地考察。

活动目的:建立政府、企业与高校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对企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及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承办单位:贵州财经学院

中国—东盟青年体育文化节

时间:2011年8月16日—20日。

地点:贵州师范大学。

主题:希望 未来 友谊。

参加人员:中国有关高校学生代表及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共5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25人,省内学生25人。

活动形式:体育文化活动、汉语知识竞赛、文化考察

活动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展现自我、提高自我的同时,加深了解,增强友谊,共同为中国—东盟的文化繁荣、经济昌盛贡献力量。

承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编辑:宁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瞭望》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
李克强将赴港出席“十二五”规划与经贸论坛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