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代表委员谈抢抓机遇突破创新
慕德贵代表 思路一变天地宽
副省长慕德贵代表说,工业化不发达,城镇化水平滞后,是贵州落后的"病根"。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开出的医治贵州落后的"良方"。然而,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土地资源奇缺,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贵州,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突破土地制约。
慕德贵说,贵州向山要地,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利用低丘缓坡荒地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的路子。思路决定出路,如今贵州在工业上,各地以"工业梯田"来推动产业集中。目前,产业园区建设中,通过"向山要地"获得的土地面积已达园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城镇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中,采取的建设上山、上坡地的方式,也取得较好效果。
慕德贵说,国发2号文件中,贵州被确定为全国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的试点地区,相关指标单列管理;支持探索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折抵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途径;在毕节试验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这些政策,为贵州破解土地约束,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慕德贵说,一方面是金灿灿的政策,另一方面是沉甸甸的责任。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向山要地,必须要进行山地整治,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可用建设用地面积最大化、投资成本最小化、环境可控"的规划设计理念,对相对高差较小的山地,进行削峰填谷,集中连片整治;对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地,进行阶梯式开发,打造"工业梯田",并开展荒滩、荒塘、荒坡、荒沟综合整治,坚决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使山地整理与生态建设和谐统一。
余维祥代表 坚持非禁即允原则大步闯
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关键在思维方式上要有创新。这样,才能用活用好用足中央给贵州的好政策,才能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要勇于先行先试,采取一系列举措,及时发现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资源加工型行业,国家设置有较高的准入门槛,而贵州相关产业刚起步,很多产业项目很难通过审核。国发2号文件明确,对贵州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提出"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贵州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更广泛地吸引投资,承接国内外相关产业转移。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贵州省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优先规划布局并优先审批核准"有条件在贵州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比如在煤炭矿业权审批改革、国土规划编制试点改革、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等方面,要结合贵州实际探路子找方向,以新思维、新办法,突破发展制约。在毕节试验区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水电税收政策等,闯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对于国家没有明确政策的,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锐意创新,坚持非禁即允原则大胆地积极探索和试验,制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政策,使开放的步伐更快一些,运作的水平更高一些。
苏维词委员 发挥比较优势须避免资源路径依赖
贵州比较优势明显。资源方面,矿产富集、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区位优势也很明显。政策方面,贵州享受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各种优惠政策;有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三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其中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区享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国发2号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给予贵州含金量很高政策。
以前,贵州省一些地方对资源型初级产品的过度依赖,靠卖资源来保证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长,结果资源跟随着资本流走,留给当地的财富十分有限。贵州后发崛起,跨越发展,要创新资源开发观,避免"资源路径依赖",迅速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实现有效叠加,并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力,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立足资源、面向市场、适应全局,规划实施一批对全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全局性带动作用的精加工、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构建贵州特色经济体系,实现优势资源的就地转化,这样才能走出"富饶的贫困"这一窘境。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