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深圳特区报:深圳:“中国硅谷”角色更加清晰

2014-12-03 16:14: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编者按

湾区经济是国际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特征。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圳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湾区经济,借此将深圳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

近一年来,深圳紧紧把握国际湾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打造前海湾等湾区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取得了显著实效,深圳已然走在世界湾区经济的发展前沿。本报今起推出《发展湾区经济打造丝路枢纽》专栏,系统介绍深圳在这方面的做法与成果,敬请垂注。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婧如

在不少到访深圳的国际友人眼中,深圳是中国最有“硅谷气质”的城市。正是这种“硅谷气质”和湾区特征,为深圳发展湾区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本。伴随着湾区经济建设的深入,深圳作为“中国硅谷”的角色也更加清晰。

在今年初的深圳市“两会”上,市长许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要发展湾区经济,重点打造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湾区产业集群。这一重大战略思路,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新兴产业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了解到,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成长快车道,以及未来产业规划的提出,为湾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使深圳湾区经济把准了国际湾区经济发展的脉搏,跻身于世界湾区经济的发展前沿。

新视角:借翼湾区经济科技创新密集发展

在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湾区中,旧金山湾区显得“特立独行”。与东京湾、纽约湾不同,旧金山湾区不是传统的经济、政治中心,而是依靠科技、产业发展起来的世界创新中心。硅谷,在其中扮演着类似发动机的角色。

深圳的决策层调研认为,从经济的发展路径、产业的发展选择上,深圳与旧金山最为接近;发展湾区经济应充分利用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开放等优势。这与专家的主流观点一致。专家普遍认为,深圳在发展湾区经济过程中,将自己打造成中国的“硅谷”,应是要义之一。

这一定位,无疑将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放到了一个更新的发展视角上。

而以新兴产业作为托起湾区经济的“底座”,深圳有这个“底气”,也一直在这个没有终点的跑道上加油、奔腾。

今年,国家批复深圳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使深圳成为全国唯一市域范围的创新示范区,示范区的成立,更将科技创新在湾区经济的发展中提升至“引擎”的角色。

代表深圳高科技发展成就的深圳高新区,是全国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最高的区域之一。2013年,高新区以占全市1.17%的工业用地、占全市4.35%的从业人口,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44.1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23.9%;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09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市GDP能耗平均水平的20%。这种高效的创新,在发展湾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湾区经济,也让深圳的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模式。在第十六届高交会期间,三家重点高校科研基地落户深圳。目前,全市共有新型科研机构45家,各类创新载体达1000家。到今年底,深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5000家。遍布全市的创新载体、高科技企业,稳固而持久地支撑着这座“创新之城”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研发创新体系,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长14.6%,占GDP比重超过37%,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增加值达188.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互联网产业增加值435.89亿元(同比增长17.8%),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266.20亿元(同比增长8.3%)。

上周,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在深圳正式挂牌,该中心将通过政策突破、技术转移资源的空间集聚,以及全球创新服务资源的信息化集成共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与已有的落户北京的北方中心遥相呼应,形成不同定位的两大技术转移高地。

在今年高交会期间,我市通过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有关规划和政策,根据该规划和政策,深圳市将从今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助力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预计到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将超过2000亿元。

新优势:硬件天堂+基础科研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在全球创客圈名声大噪,不少国外的创客慕名来到深圳扎根。一时间,“创客之城”、“创客天堂”成为深圳在国际上的新“昵称”。这种现象,甚至吸引了世界知名的媒体如BBC、Discovery专程前来采访报道。

创客们看重的,是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在全球都无与伦比的硬件配套能力。“一方面,这里有着数控机床、电子、电路板这样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深圳有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市场。”矽递科技创始人潘昊在华强北转了一圈后,就再也“挪不动步”,决定扎根于此。

如果说硬件配套是深圳的传统优势,那么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基础科研,则为湾区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目前,深圳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在4%左右,比肩国际一流水平。2014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将超过1万件,占全国接近一半。以时间的维度来观察,这一数据更具含金量:深圳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比例,已经连续9年都在40%至49%之间,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毗邻香港,是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独特优势。香港的基础科研力量,加上深圳的产业配套,深港湾区协作互补,令深圳发展湾区经济更具有国际话语权。

在全球创新创业圈名声大噪的大疆科技,就是深港合作发展的范例。短短三年时间,大疆创新的销售额增长近80倍,人员规模从最初的香港科技大学4名毕业生增至近2800人,成为全球飞行影像系统先驱,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认为,香港的高校,与深圳和珠三角的产业结合起来,是一个新时代真正的开始。”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告诉记者。

位于南山区科技园的虚拟大学园,是观察深港合作创新的重要窗口。这里分布着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众多香港知名高校的深圳产学研基地(中心),正成为深港联合创新的集聚地。湾区经济概念的提出,为这些香港高校带来了发展的新动力。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6所香港高校,它们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54家,6所香港院校深圳研究院获得科研经费占整个成员院校申请经费的50.68%,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深圳项目)的40%,6个香港高校深圳研究院拥有的“973首席科学家”占全深圳的65%。

新力量:新兴产业助湾区经济跃入“新蓝海”

在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教授看来,深圳发展湾区经济,首先需要把握的一点,是作为后工业化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可以说,湾区经济的发展路径,恰与深圳近年来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经过多年的培育,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已然凸显。除了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深圳相对“传统”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深圳在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领域已形成后发优势,一批小巨人正从深圳走向全球,引领行业发展。

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原本是蓝海的市场,向深圳企业敞开了大门。如光启理工研究院,成立4年专利总量已突破2600件,占全世界超材料领域近10年申请总量的86%,让中国在超材料领域形成了绝对的技术优势。再如华大基因,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测序机构。据了解,全球跟农业相关的物种有三分之二在华大基因的平台上得以破译,华大累计完成超过20000份农业物种基因组数据获取,拥有超过80%的全球已破译农业基因组数据。

而湾区经济的创新与发展,也为深圳布局新兴产业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比如深圳重点布局未来产业规划,将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和海洋产业纳入其中予以重点扶持,为湾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根据未来产业规划,我市将以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所形成的天然海洋湾区为核心,打造深圳湾海洋经济生态湾区、大鹏湾海洋经济提升湾区和大亚湾海洋经济新兴湾区。深圳在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上也有所侧重——深圳西部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打造大型海洋企业总部集聚区;东部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游艇等产业,打造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及研发设计中心。

从空间布局上,湾区经济与海洋产业有重合之处。综合开发研究院博士胡振宇认为,湾区经济与海洋经济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有交叉之处。“可以说,发展湾区经济与发展海洋产业等未来产业相契合。”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海洋生产总值已超千亿,明年有望达到1600亿,将初步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目前,我市正采取政策措施,优先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邮轮游艇等产业,培育海水淡化、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深海矿产、海藻生物质能等海洋资源利用产业。

而根据业已公布实施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我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深圳国际生物谷,将以坝光为核心启动区,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到2020年,将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生物产业增加值达800亿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三大未来产业将成为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三大引擎,助推这座“创新之城”跃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新蓝海”。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郑州一城中村拆迁堵路 小学生爬废墟上学

江苏南通:“宪法单行本”进社区 迎接首个国家宪法日

瑞典海滩惊现蓝色荧光海浪 场面奇幻绚丽如仙境

广西柳州一火车头冲进小区

精彩热图

广州一公交车发出求救信号 原因不明(图)

世界最大恐龙骨架在北京亮相 长约38米

九寨沟首次拍到野生大熊猫叼崽同游画面

湖南郴州发生一起车祸 致一名女环卫工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