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南地区>广东>广东新闻
国际机构为何要唱衰中国?背后皆有利益博弈
2011-07-13 09:57: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与此同时,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也明确表示,“索罗斯的预测完全是错误的”。拉迪说,中国政府在一年半之前开始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外资增长率已经降低至15%,同时经济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势头。他预计,中国通胀率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回落到5%以下,到年底时将进一步降至4%左右,因此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他说,虽然房地产等领域存在着资产泡沫,但政府肯定会通过政策进行调整,预计今年中国GDP将增长9.7%。

正确对待批评声音

虽然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担心从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问题和考验,无论是否言过其实,宏观经济中呈现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正视。专家们表示,对其批评要有正确态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如果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就能够“防微杜渐”,就能够将各种危机防患于未然。多听听负面的声音,多听听别人的提醒,没有大的坏处。魏加宁表示,不管外国人怎么说,我们自己的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的确面临着三种风险:第一是边际滞胀;第二是硬着陆;第三是高泡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令: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9月1日起施行
温州公布第二批"7·23"动车事故遇难者名单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