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省出台城乡养老金制度 福建省分档最多

2014-12-03 13:42:27 来源:法制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基础养老金额 各地之间最高差10倍

据记者统计,目前我国平均基础养老金额度约为每人每月90元,安徽、江西、陕西等5省份基础养老金额度连续多年未提价,均保持55元的国家最低标准。而超过平均值的仅有上海、北京、天津等8个省份,约为总数3成。

其中,今年上海基础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调整为了540元,累计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每超过1年,其基础养老金可以增加10元,目前位于全国榜首位置。与保持最低水平的省份相比,养老金金额差了整整10倍。

此外,今年3月7日起,北京实施新养老金办法,其中规定每人每月可获得基础养老金430元,金额数仅次于上海位于全国第二位。而天津则以220元的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位列第三。

然而,随着物价的上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含金量”也在不断下降。记者通过对比各地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发现,上海不仅养老金额度最高,其占比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最高的。人均基础养老金数占到当地居民月均收入的13%。相比而言,安徽、福建等地养老金却仅占到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福建、山西等地,养老金额度在省内也并不在一条线上。例如,根据辽宁省规定,基础养老金额度为每人每月70元,但大连的标准却是每人每月150元,并且有计划提高至180元。

专家建议:由国家统一发放 根据物价水平调节

今天上午,福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工作人员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称,事实上各地基础养老金差距大是正常的,每个省份都是根据财政的具体情况制定标准,“不能给财政带来负担”。而问及是否会考虑当地居民收入、物价水平等众多因素时,工作人员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机制和标准。

各省份内也会出现养老金标准不一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当地政府根据自身财力决定的,但不能低于省级标准。

针对目前我国各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不同,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向记者表示,基础养老金国家最低标准是55元,允许各地方调整,一般是中央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各省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地方的财政能力不一样,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财政能力差一些。

房连泉认为,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最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缩小各省基础养老金的差距,制定统一的标准,由国家统一发放,减少各省地方性的影响,并根据物价水平等因素调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广州一公交车发出求救信号 原因不明(图)

世界最大恐龙骨架在北京亮相 长约3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