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两名特大毒枭25日伏法 毒品案件现五大趋势
记者从福建省高级法院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25日,杨德建、袁廷昌两名罪行极其严重的贩毒人员被依法执行死刑。
福建省高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被告人杨德建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枪支案件中,法院审理查明,2010年4月至9月,杨德建雇佣多人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贩毒数量达4883克,大部分毒品流入社会。
杨德建非法持有5支枪支用于运毒、贩毒、护毒。2010年9月17日,杨德建驾车从广东贩毒返回晋江市时被公安人员抓获,民警从车上及杨德建住处查获麻古、甲基苯丙胺、仿七七式手枪、仿六四式手枪、子弹等物品。泉州市中级法院、福建省高级法院一审、二审均认定被告人杨德建犯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泉州市中级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袁廷昌2006年起开始在广州市贩卖海洛因。2009年底,袁廷昌与王斌(同案被告人,已判刑)结识。自2010年2月至7月,袁廷昌先后6次从广州市毒贩手中购得海洛因共计1780克贩卖给王斌,之后王斌将所购毒品加工后亲自或雇佣他人贩卖。
泉州市中级法院、福建省高级法院一审、二审均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袁廷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福建省高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该院组织全省各级法院依法审理并宣判了一批毒品犯罪案件。连日来,多地依法审理宣判了一批毒品犯罪案件,对54件73名毒品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宣判。
据悉,从2012年至今年5月期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毒品犯罪案件3694件5218人,审结3436件5716人。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的犯罪分子1041人,重刑率达24%,高于同期全部刑案重刑率近11个百分点。
据介绍,我省各级法院坚持对毒品犯罪整体从严惩处的指导思想,重点打击毒品源头犯罪,遏制毒品供应。对于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惯犯、再犯等主观恶性大、危害严重和具有将毒品走私入境,多次、大量贩出,向多人贩卖,诱使多人吸毒,武装押运毒品,暴力拒捕等情节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的坚决判处重刑,符合判处死刑条件的坚决判处死刑。
我省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发现,由于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在特殊的地缘关系影响下,毒品制、贩、种、吸并存,禁毒斗争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毒品犯罪案件呈现5大趋势:
一是毒品问题的社会危害日益凸显。因涉毒因素引发的侵财型和暴力性犯罪增多,“毒驾”多发,枪毒交织,以贩养吸犯罪突出,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二是合成毒品尤其是冰毒危害加剧。从2012年至今年5月期间,全省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毒品犯罪案件中涉及冰毒等合成毒品的案件占74.8%。
三是部分市县集中出现从麻黄草和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中提炼麻黄碱的犯罪活动。
四是毒品犯罪大要案频发,涉台毒品犯罪大宗化特征明显。
五是毒品犯罪由沿海向山区、由城市向乡村蔓延的趋势愈发严重,比如过去毒品犯罪较少的三明等地也出现了制造毒品的犯罪。
实习编辑: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