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强基层筑“网底”惠民生

2012-02-15 13:07:05 来源:新华时政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全面完成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现省内村卫生室和村医的全覆盖,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

日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决定,乡村医生年人均4000元的财政补助、28万元的医疗风险保险经费以及区医改办工作经费等纳入2012年度区财政预算,每个村卫生室年5000元的运转工作经费、2000元的基建与维修经费以及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经费等纳入乡镇2012年度财政预算。从机制上确保乡村医生的合理收入和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转,解除了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湖北省将深化医改作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性系统工程。医改实施近3年来,湖北省针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弱、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等难题,不回避,不观望,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着力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稳妥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确保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平性。

破除以药补医 回归公益

2011年,湖北省以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不仅建立了规范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还建立了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以及长效性的补偿机制。在破除了以药补医的旧机制后,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有了制度性的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得到回归。

据介绍,去年3月,湖北省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正式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在卫生厅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采购资格的专门机构,并落实了1亿元的省级采购垫付资金。通过实施新的招标采购制度,全省中标药品价格较国家零售指导价平均下降65.93%,较全国基层平均采购价下降16.1%。到了5月底,湖北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前7个月完成国家规定任务。

截至2011年11月底,湖北省12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采购基本药物总金额达4.81亿元,配送率为90.54%。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呈现“三降两升”的良好局面。全省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格平均下降40.02%,门急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9.56%和13.06%,门急诊诊疗人次同比上升26.52%,群众满意度约为95.6%。

在全面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后,湖北省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前一个月完成国家规定任务。全省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绩效工资水平达到11,653元/年,在职人员月人均增加351元,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412元。

去年底,武汉市首期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班结业。27名全科医生入驻社区中心后,担当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武汉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滔表示,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的绩效工资改革,每个全科医生人均年收入将可达到5万元。

据悉,为了保障基层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2009年~2011年,湖北省共筹集投入医改财政资金432亿元(不含基本建设资金),是医改前2008年投入数75亿元的5.8倍。其中,2011年总投入为186亿元,比2008年增长近1.5倍,大大超过同期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在这些资金中,除去中央财政投入的198亿元,省级财政投入了93亿元,市县财政投入了141亿元。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认定和剥离工作已经完成。从今年1月1日起,湖北省进入了债务化解工作,2013年8月31日前将全面完成。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基层医疗 乡村医生 村卫生室 基层卫生 基层医务人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UFO再度降临

走进神秘的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