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

天津: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点,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凝聚民心民气。
张云川:实施“幸福工程”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河北: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宗旨,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姜大明:提高收入顺应群众幸福期待

山东:“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做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一方面,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调整结构、创造宽松环境,引导各方面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201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计划均增长10%左右,这是近年来的最高预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顺应了广大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