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话剧《王府井》一条老街看尽百年沉浮
2011-02-16 14:44:19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话剧《王府井》一条老街看尽百年沉浮
 
2月15日,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右三)介绍话剧《王府井》。

话剧《王府井》一条老街看尽百年沉浮

演员于震

话剧《王府井》一条老街看尽百年沉浮

导演任鸣

王府井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这条街上的100年会发生多少故事?由国家大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话剧《王府井》(上部)将于4月19日正式上演,全景展现“金街”百年的兴衰沉浮,打造一部北京人的精神史诗。

为街立传

一出戏难倒仨编剧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透露,其实《王府井》是从大剧院建院之初就开始筹备的一部大戏,这一计划甚至比大剧院出品的第一部话剧《简·爱》更早。但是为一条街立传,比《茶馆》、《天下第一楼》等描述一店一铺的发家史更难,这个题材先后难倒了三位一线编剧,最后才锁定北京人艺的郑天玮。

《王府井》将跨越1910年至2010年一百年的历史,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将句点截止在解放前的1948年。郑天玮说,虽然青年演员于震饰演的男主角是帽店“禄顶鸿”的老板,但《王府井》不是记录,不是描摹,也没有以某个特定的老字号为原型,而是基于王府井的历史资料,再造了一个“戏剧王府井”。但编剧的笔触并未止步于这一条街,而是通过王府井的沧桑变迁来折射中国命运的百年沉浮。“从王府井的变化,可以看出这100年来中国人走得多么远。”郑天玮说。

选择一个什么角度看王府井?用一根什么线来贯穿整剧?这些问题一直纠缠在编剧郑天玮的心头。她说,为了找到灵感,自己曾经上百次地在王府井大街上走来走去,“好几次我都是从清晨走到深夜,从王府井没有什么人,一直走到人潮汹涌,又走到人群散去,长时间地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发呆,仔细地凝视着这条街。”

那些日子的奔走没有白费。突然有一天,郑天玮发现其实王府井就像一个人,是有灵魂的,可以从人的角度去看它,写王府井就像写一个人的命运沉浮。就是在奔走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写这部剧的一条线,那就是王府井那些商铺的匾。为此,剧中专门设计了一个半人半仙的“匾爷”来贯穿全剧,使这部戏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又多了些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色彩。

导演自述

与王府井渊源深厚

《王府井》是人艺导演任鸣执导的第66部作品,也是他继《北京大爷》、《南街北院》之后,执导的第10部北京题材话剧,“我是一个地道的北京孩子,一直偏爱北京题材,每次排北京戏都充满激情和灵感,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任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与王府井渊源更为深厚。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之前,他曾在王府井一个胡同里拜师学表演;后来他进了位于王府井大街22号的北京人艺工作;又住在离王府井很近的史家胡同。“我亲眼看见过张秉贵卖糖,在东安市场里吃过莲子羹,看过那里抓小偷……”在讲述自己对北京和王府井的记忆时,任鸣显得分外动情。

舞台悬念

罕见大火如何呈现

国家大剧院舞美艺术总监高广健说,他非常“痛恨”《王府井》的编剧,“一部戏里她给了我30多个场景。”为此,他设计了360度旋转的舞台来完成大容量、高密度的场景转换,更寓意着城市格局的改变和王府井的变迁。为了再现王府井大街的风貌,高广健特意找来100年前的北京地图,他认为这出戏“不仅是要展现一条街,更要通过这条街,看到整个城”。

据史料记载,1912年王府井大街曾发生过一场大火,火势蔓延整个市场,所有商户无一幸免,使这里变成一片灰烬。《王府井》(上部)的重头戏就是这场大火。但如何让这场大火呈现在舞台上,高广健还是卖了个关子:“等观众走进剧场,谜底自然就会揭开。”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牛春梅 李继辉) 编辑:杨鑫 许银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详细

各地新闻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目前,粮食仍是我国多数种粮农民收入的重要  第三,实现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聂振邦: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粮食产需区域不平衡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家统计局公布新房价统计调查方案
国家粮食局:粮食安全有保障 价格总体稳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