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钓鱼网站”盗走网民百万存款的警示
2011-02-09 14:50:2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方便快捷的网上银行在日常金融活动中愈发普及。然而,近期全国各地频发假冒银行网站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的案件,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网络金融安全遭遇侵害,引发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

假冒银行网站“钓”走百万存款

2010年12月9日,浙江绍兴市连续发生6起网上银行盗窃案件,累计案值上百万元。上述案件中,受害人均收到陌生手机号码发送的短信,提示其银行网银动态口令将于次日过期,让其尽快登入中国银行的官方网站进行升级。受害人在按照短信提示的网址登录该网站并按照指引操作后,其网银账户内款项被迅速转走。

绍兴警方在浙江省公安厅网警总队的指导下,转战广东、福建、广西等三省六地,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于2011年1月13日成功摧毁一个以福建泉州籍人员为主的网银盗窃犯罪团伙,抓获包括主犯叶某、易某、莫某等在内的8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电脑、短信群发器、银行卡以及若干诈骗案例教材等大量作案工具,扣押赃款15余万元。据警方介绍,这是浙江首次侦破盗窃网上银行犯罪团伙。

“当前,这种针对中国银行网银动态口令卡的智能型网银盗窃侵财型案件,已呈高发态势,并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蔓延。”绍兴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支队长倪炳水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2月份以来,仅浙江省已发同类案件40余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另据了解,江苏、广东、北京等地也有很多类似案件发生,涉案总额巨大。

揭秘“钓鱼网站”四大“歪招”

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冒充银行网站实施诈骗、盗窃的犯罪在全国迅速蔓延,很多从未开通网络银行的百姓也曾接到类似的手机短信。不少网民发帖质问:“这种针对网络金融的犯罪手段为何能屡屡得手?”

绍兴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副支队长吴佳瑾告诉“中国网事”记者,警方在对同类案件实施分析后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均采取诈骗与盗窃相结合的形式,其对银行业务流程及互联网应用技术有较深的了解,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短信群发“善意”提醒,诱使网民上网操作。在此类案中,犯罪团伙有针对性地选择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作为作案对象。由于这些对象文化层次相对较高,防范心理较强,普通的诈骗手法已无法得手,进而选择“密码丢失索取”“网络升级提示”等“善意”提醒诱惑网民。

二是境外注册网站域名,逃避互联网监管。在所有已发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开设假网站使用的域名均不在国内注册,都是在境外网站注册的免费域名。由于目前对境外域名注册行为无法实施有效管理,使得域名注册人的信息难以获取。

三是高仿真网站制作,欺骗网民透出账户密码。要获取网民的网银账户及密码,必须配套几可乱真的银行假网站。在同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制作极为精美、与真实网站相似程度极高、普通用户无法识别的钓鱼网站。在网民登录网站后,网站页面有相应的提示性指引,简单操作后,网民的账户密码就被钓鱼网站所记录。

四是连贯的转账操作,迅速转移网银款项。在获取网民的网银账户密码后,犯罪嫌疑人迅速登陆真实银行网银网站窃取资金。网银的动态口令卡所提供的动态口令只有时间很短的有效期,犯罪嫌疑人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网银转账操作,达到窃取的目的。

吴佳瑾表示,由于此类犯罪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网民稍不注意就容易上当,而犯罪分子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整个作案过程不与受害人见面,全部通过网络完成,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有很大难度。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鑫 许银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 详细

各地新闻
春节假期已结束,今天是节后上班第一天。婚恋专家表示,面对人生大事之一的婚姻,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不要浮躁,不能为结婚而结婚。网民们除通过微博拜年外,还通过微博“晒团圆”“晒幸福”,这也成为2011春节亮点之一。>> 详细
点击排行
  发展改革委:低碳试点方案将纳入“十二五”规划
中央军委发布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