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产业结构正在“变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76.4%,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只占22%,已经形成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格局。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北京市万元GDP的能耗和水耗已大幅度下降。郭金龙说,目前摆在北京面前的题目是,如何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可持续性增长。
更多的地方可能已经找到或正在寻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明蓉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喊了很多年,可一些地方依然在追求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这说明,我们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指挥棒依然以GDP为导向。
需不需要有一套新的考核系统来激发地方“转方式、调结构”的潜力?李稻葵说,此次会议,他会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对地方考核要有新指标,不仅要看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要看资产负债表。这份资产负债表甚至可能要包括对资源环境损益的评估,这样才能看清楚,当前的经济发展究竟代价几何。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生态红线划定的研究。在他看来,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有两层含义,第一,经济发展要与当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相适应;第二,GDP上去的同时,能源和资源消耗要下降。高吉喜说,这两条标准也可适用于评判地方经济的质量是否在提高。
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以GDP增速7.5%和CPI3.5%间的关系密切。
2012年中国的CPI已经控制在2.6%,为何今年要提出3.5%的预期目标?李稻葵说,实际上要将CPI控制在3.5%左右,可能还得加把劲。他说,由于劳动力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加上全球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未来5到10年中国通胀压力都会比较大。(刘世昕 李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