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海口市的一些网吧“持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登记上网”的标语非常醒目,记者先后走进6家网吧,以忘带身份证为由,提出上网要求,仅在一家遭到拒绝。“随便登记一个身份证号和姓名就能上。”在海口市灵山镇的一家网吧,老板头也不抬地递给记者一个本子说。业内人士说,“无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及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网吧一律不予接纳”的网吧实名制规定,在全国许多地方,几乎是形同虚设。
【百姓心声】“长时间上网、迷恋网络游戏,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利。更何况很多人在网吧里吸烟,空气很差。”海口市民顾志斌说,网吧实名制“看上去很美”,事实上,公安、文化稽查等部门对此项规定的执行是“猫捉老鼠”的一阵风,“网吧实名疏于管理,表面上是一些部门不作为,实质上坑害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代表回应】“建立具体明确的处罚措施,对一些社会管理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加大处罚力度。”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不从在如何有效管理上下功夫,也是一种缺乏智慧和能力的“懒政行为”,一些部门不作为必然缺乏社会公信力,导致大家对一些职能部门产生信任危机。
预付卡实名制:“卡”住的是“执行难”
【记者观察】2012年11月1日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但执行堪忧。部分商场仅象征性要求办卡人报个身份证号,实际上根本不予核对,有的商场则直接办理,根本不要提供身份信息。同时,大部分商场并没有执行关于购物卡的明文规定,使得购物卡实名规定形同虚设,发票管理混乱。
【百姓心声】北京市民谢女士表示支持预付卡实名制,“经常在商场看到有人拿出各种购物卡进行价值不菲的消费,这里面隐藏着多少腐败?”
【委员回应】“预付卡如果仅仅是用来送礼的话,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值得商榷。”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儋州市副市长郑钢说,相关法规和管理规章的出台可保证预付卡市场有法可依,如果相关规定得不到落实,那么目前对预付卡的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看病实名制:面对“号贩子”早就形同虚设
【记者调查】“需要专家号吗?”记者刚进北京儿童医院的大门,一些号贩子就围了过来。记者调查发现,推行看病实名制后,号贩子对于无法享受医保的患者,会使用手中的他人身份证件预约门诊专家号,然后让患者高价买号后,冒用他人姓名就医;对于具有公费医疗资格的患者,号贩子便留下患者相关信息,代挂号成功后再与患者交易。
【百姓心声】北京市民陈俊说,大医院网上预约挂号几次都没有成功,放号后一分钟之内全都被预约满了。“听说是‘号贩子’雇人,将自己或亲朋好友的孩子信息提前输入电脑,一旦放号,立即同时行动,将号一抢而空。这些现象怎么就没人管管呢?”
【代表回应】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民表示,实名制面对“号贩子”早就形同虚设。解决“挂号难”问题,看病实名制只能治标难以治本。实名制无法起到作用、“号贩子”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还是源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短缺。不能寄托于短期行为,而要尽快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让老百姓看病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