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成良方,以礼治学显成效

2012-03-21 11:06:46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弟子规》成良方,以礼治学显成效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在河南省漯河市第15中学,阅读、背诵《弟子规》已经成为学生们的日常习惯,这是校长王郑生“以礼治校”的重要环节之一。

除此之外,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校门口都有师生值班,列队为经过校门口的同学行鞠躬礼,受礼的同学则以相同的方式进行还礼。在这所非重点的中学校园里,这一做法已经坚持了三年多。

漯河15中原本是一所郊区学校,学生的家长很多在外地务工,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由于学生长年缺乏家庭温暖,又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因此很多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有打架斗殴等行为。

在学校推行“以礼治校”之后,校园风貌大为改善。现在,该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成为全市各校的典范。这一巨变,源自校长王郑生独特的教育理念。

“同学们早上好!”,“老师早上好!”6日上午11时50分,放学铃声响起,记者在校门口看到,16名值班师生分两排站立,每当有师生途经此处,便深度鞠躬迎送,而受礼后的师生也会鞠躬还礼。

王郑生告诉记者,在过去,学生碰见老师,不是远远躲离、就是昂首挺胸视而不见,师生之间的关系很生疏。2008年,王郑生来到15中任校长后,发现这里对学生的管理没有什么规律和方法可循。老师只会一味教课,并且传授的还不到位;学生对老师也不尊重,而且在家里跟家长对着干。学生自私、狭隘、偏执、不懂礼貌等现象尤为突出。

下决心要改变学校的校风学风后,王郑生首先从学校的校训抓起。他把校训定格为“忠孝”,就是学生要对家长孝顺;老师好好教书育人,就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他还将“时不我待,再接再厉”、“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感谢老师,赐予慧命”、“感谢学校,优美环境”作为师生们每天必须多次朗诵的口号。同时他又选定《弟子规》,作为师生们每天必须反复诵读的内容。

王郑生说,一本《弟子规》,虽然只有360句、1080个字,但它却提出了在面对113件事情时如何尽本分、保身心、全人格、推人己、善交友、勉学文。这虽然是一个很古老的做法,却也不乏可取之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坚持诵读《弟子规》,开始也许只是觉得好玩,但是当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长此以往,这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也必然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做法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在无形间教会了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等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师胡淑敏告诉记者,“当初面对众多朋友的质疑,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心存质疑。但从3年多来实施的效果来看,这种做法非常好。学生中原有的随地吐痰、说脏话、吸烟、打架骂人、乱丢垃圾等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不见了,现在学生知道感恩了,知道孝亲尊重他人了,知道爱护校园环境了,同时也知道努力学习了”。

将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经典诵读和礼仪施教上,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呢?在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人对该校的这种做法表示质疑。同时也有一些市民赞同,认为这种做法能够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安百杰 焦宏昌)编辑:张少虎

相关新闻:

青河:家长学校的开通 实现双方共同教育

鹰爸式教育不可复制 最重要的爱与耐心

盘点:全球最具争议的教育方式(组图)

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同步教育孩子

合肥学前教育资助 让孩子童年更幸福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弟子规 漯河 高中 教育 育人  

精彩热图

你吃不到的麦当劳特供

死神猫咪能预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