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行医十二载不离不弃
他是个不会挣钱、不顾家的男人?
余家军的妻子吴启娇也是六安市卫校毕业的学生,几年前经人介绍与余家军结成良缘,结婚以后吴启娇也跟着余家军在这个“海岛卫生站”当起了乡村医生。吴启娇告诉记者:“以前我也不理解他,有时候别人家的小孩病了,他一陪就是一宿,自己家小孩倒不是很关心,上一次我家小孩和别人家小孩都拉肚子,他不管自己小孩,跑去给人家吊水,当时我也很气,后来,想想毕竟我们看病方便,也就慢慢理解了。”
在这个不足百平米的卫生站里,记者看到余家军的家里摆设非常简陋,村民余家宏说:“余家军出诊从来都不收一分钱出诊费,只靠着微薄的医药费收入支持着全家的生活,而且经常给条件差的村民减免医药费,这么多年,别人都出去挣钱,他始终就这么清贫着。”
记者了解到,余家军的小舅子在外开了一家工厂,曾经很多次要求余家军一家去帮助他管理,可是余家军始终没有动摇。看着女儿跟着余家军“受穷”,丈母娘心里也有些埋怨。
难道他天生就是个不顾家的男人?难道他不想出去挣大钱?余家军说:“这里交通不方便,这附近就我一个医生,我不能放着几百户人不管啊,出去挣大钱我也就不想了,只要村民需要,我这辈子就会一直留在这当医生。”
“海岛卫生站”成了新农合门诊定点
现在这个小小的卫生站也成了县农合中心的门诊定点了,村民在这里看病,直接就能办理报销手续,大大方便了乡里百姓。说道这门诊定点,余家军着实做出了不少努力。
2007年初,余家军去乡里开会,无意中听说县里正在开展门诊统筹补偿,余家军动心了,他想,要是我的卫生站能被定点,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新农合报销了,那该多好啊!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余家军向县农合中心递交了申请。
申请门诊定点网络终端设备是一个硬性条件,余家军为了这6000元的设备犯了愁,收入微薄的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当他把情况再次反映上去之后,金寨县农合中心考虑到这个流动卫生站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无偿提供了价值6000余元的卫生站门诊网络终端设备,并于2009年特批余家军的“水上流动卫生站”为门诊定点。
“现在村民来看病,在我这里就能办理费用报销手续,比以前方便多了。”余家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金寨县麻埠镇卫生院院长黄长安说:“这个地方交通不便而且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正需要像余家军这样的人,他的坚持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在采访的最后,余家军对记者说:“现在船底的木板已经烂了,有些漏水,而且建在水边对于小孩来说非常不安全,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的医疗室规模扩大,这样能更好地为周围的群众服务。”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曹微)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