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明珠”缘何生机盎然?
站在“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坚强基石上,2012年的蚌埠依旧“春风满面”,蚌埠市围绕既定发展目标,奋力攻坚、开拓创新,经济发展继续呈现出总量增加、速度加快、结构趋优的良好态势。皖北中心城市的“淮上明珠”一片生机盎然。
自2010年,安徽省“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把蚌埠建成皖北中心城市以来,蚌埠继续实施产业振兴和工业强市战略。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均占皖北六市总量一半以上。预计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曾要求蚌埠“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着力打造皖北振兴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更有实力、更富活力、更具美丽的淮上明珠。”
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也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延揽人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让蚌埠城市面貌会更新,创新发展前景会更好,真正成为皖北中心城市”。
淮上明珠缘何生机盎然?
陈启涛表示,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自2008年,蚌埠被列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全市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培育自主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创新人才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自主创新原动力不断增强。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3%,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18.8%,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65.3%,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年均增长64.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均占皖北六市总量一半以上。
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是蚌埠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
陈启涛表示,经济实力不强根子是产业实力不强。因此,蚌埠要坚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陈启涛还强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就没有蚌埠的争先崛起”。在富民强县目标的指引下,全市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振兴的突破口,全面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着力建设一批经济强镇。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 曹微 实习记者 李璐) 实习编辑: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