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涛代表:城市建设是发展的支撑

2012-03-07 17:24:07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2年是蚌埠百岁华诞后的第一年,百年是历史的见证,百年也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历经百年风云沧桑的蚌埠迈上了时代的新台阶,今年,蚌埠站在新起点上、怀着新期待昂首阔步迈上一个大发展的新征程。

2012年也是蚌埠“三年大建设”的收官之年,近年来,安徽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同时全面加快皖北振兴计划,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被寄予厚望。回首这两年多来的“大建设”,到底给蚌埠带来多大变化,在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蚌埠又有哪些收获?日前,我们请来了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让他带领读者走进大建设中的蚌埠。

旧貌亟待改变

蚌埠是一座老工业城市,看到如今的蚌埠,我们不禁想问,两年多前的蚌埠是什么样的?当年蚌埠的城市面貌又是哪番景象?是什么促使了“大建设”的诞生?

陈启涛意味深长的回忆着当年蚌埠的现状,两年前的蚌埠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水平快速提升阶段。但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几十年的发展中遗留了大量的棚户区,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城市功能的完善程度、城市内涵的丰厚程度以及城市的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也不相称,群众要求改变、改善的愿望十分强烈。发展已经成为蚌埠最迫切的主题。陈启涛说,如果问题不解决,百姓何来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又如何能有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加之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无论是外部的条件还是自身的需求,都促使我们必须进行大建设。

城市建设也是生产力

经过两年多的大建设,如今的蚌埠取得了哪些成绩?这张蚌埠“新面貌”又是否是当年所预期的那样?

经过这两年多来的发展、建设,蚌埠可谓是旧貌换新颜,陈启涛说,这两年建设正在按照设想的步骤进行中。光是去年一年,全市完成大建设投资就突破百亿,实施建设项目103个。全市交付净地2.67万亩,征迁面积占全省一半以上,拆出了发展新空间,拆出了城市新形象。有拆就有建,包括为京沪高铁配套的蚌埠南站、城市主干道胜利路提升改造等一批工程的竣工,拉开了城市框架,改善了城乡面貌,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可以说,为整座城市都加分不少。”

陈启涛说,通过大建设,我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同样也是生产力。通过城市建设,城市形象有了更鲜明的载体,凝聚力、吸引力得以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建设的水平决定城市发展的水平,城市建设的层次决定城市发展的层次。举个例子来说,很多外地朋友最近来蚌埠,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上档次了。蚌埠的群众也说,多年的老大难拆掉,感觉城市仿佛去掉大包袱,精神面貌明显不同了。

在过去的一年,一大批大项目、大企业纷纷落户蚌埠:单体超十亿元的花鼓灯嘉年华、现代花卉产业园,大企业苏宁电器、特步集团……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加上大建设的推动作用,使蚌埠实现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一切建设从民心出发

中国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给城市奠定了大发展的基础,而高速的发展也使很多城市面临壮大转型的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加入到了“大建设”的行列中来。表面看起来,大建设似乎是要楼越高越好,路越宽越好、面积越大越好。对于蚌埠的“大建设”是不是也套用这一隐形的建设规则呢?

陈启涛说:“蚌埠的大建设,把项目分成了八大类,包括综合交通、城市公用事业、生态环境治理、市容景观及园林绿化、保障住房等,非常详细而且目标也很明确。”

城市建设是民心工程,是百姓的福祉工程。城市建设为了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广大市民,陈启涛这样告诉记者,比如今年实施的十大工程中,新二中、市民广场等项目都是面向最广大群众的——我们在建设中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也正是因为干群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凝心聚力,各项工作才得以如此顺利进行,建设才得以不断向纵深开展。

大建设的“三大法宝”

蚌埠的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究竟蚌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从蚌埠身上我们又能吸取哪些经验呢?

陈启涛说,在大建设中,我们拥有“三大法宝”,那就是:真挚的感情、开拓的思维和扎实的作风。设身处地地考虑到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维护应得利益,才能赢得真心支持和拥护。在具体的建设中,各个县区还有创新之举,比如将闲置学校装修后提供给租房困难户作为过渡;在拆迁办旁边开设房屋中介和公证处,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等等。其实群众才是最让我们感动的,很多动迁户都主动签订搬迁协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大建设。他说,为了防止盲目建设,在项目安排上,我市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把大建设分为实施项目、前期项目和谋划项目三个部分,头年年中就着手对第二年的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征迁前针对三个层次进行三轮征询,包括有主动愿意拆迁的群众、愿意拆迁但有所顾虑的群众、不愿意拆迁的群众三个层次分别征询改造意愿、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实施细则等,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抓好安置房建设,做到“安置先行”,实现“以房等人”,减少拆迁阻力;优先安排困难群众多、住房条件差、安全隐患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以及打通“断头路”、增加沿街绿地及游园广场等为主,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攻坚阶段促创新 抓管理

今年是三年大建设的收官之年,我们看到了蚌埠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眼中的蚌埠也在一天天变的更美好,但在眼下的建设攻坚阶段,蚌埠是否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陈启涛分析,对蚌埠来说,我们的发展还受着资金和土地等因素的制约。他说,眼前我们就是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经营理念,着力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千方百计吸引企业、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滚动开发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各类资产和资源,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并加强对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根据工期和项目实施方案制订细致的使用计划,保证使用效益。

陈启涛强调,城市不仅要建设,更要管理和经营。所以我们也在努力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城市建成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

三年大建设使蚌埠拥有了全新的面貌,蚌埠人有理由相信,通过他们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将来的家园一定会是更有实力、更富活力、更具魅力的淮上明珠。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 曹微)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精彩热图

盘点各地发现的神秘物体

围观冰冻5000年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