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在深化自主创新中加速腾飞

2012-03-06 17:10:23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成就未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自主创新无疑成为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自2008年起,安徽省大力发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蚌埠市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带动了各项经济指标的迅速增长,推动了蚌埠的崛起。

在过去的一年里,蚌埠市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780.2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位居全省第四位;完成投资650.9亿元,同比增长32.6%,增幅位居全省第三位;完成财政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4.1%;总量位居全省第六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95.3亿元,同比增长52.5%,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蚌埠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超过往年、超过年度目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的“三超”。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去年蚌埠市首次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百家,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超过全省22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约3000件、授权量2000件,主要科技指标稳居全省三甲、皖北第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实力的增加,蚌埠市继续走深化自主创新之路,倡导从多方面、多环节入手,努力实现城市经济的腾飞:

倡导以培育新兴产业为核心,推进蚌埠市的结构调整。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指出:“蚌埠作为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约束性因素不断增多的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加速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蚌埠将举全市之力,集聚产业发展要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蚌埠市倾力打造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坚持统筹资源、聚焦首位、综合支持,着力发展LED、新型显示、特色电子元器件三大领域。确保建成LED封装基地一期、150吨超薄信息显示基板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依爱电子产业园二期、8万吨电子级玻璃等项目建设,加速培育成为千亿元产业;然后再统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集聚,启动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实施 “5111”工程,着力推进5000台起重机、1亿片盐酸安妥沙星、环保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龙头带动、多点支撑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倡导以优化融资环境为重点,强化蚌埠市的发展保障。

蚌埠市健全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抢抓“新三板”政策扩容机遇,着力创建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探索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提升产业投融资能力,推进组建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基金和硅基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科淮河创投基金,确保实现昊方机电成功上市。全面深化金融市场,着力打造蚌埠担保集团,积极引进银行业、证券业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确保完成“五个一”工作目标,加速健全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

以机制创新为重点,为城市增强发展活力。

蚌埠市深化股权激励试点,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施办法,组织驻蚌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申报试点,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实施。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用足用活试验区政策,以深化企业、财政、投融资等关键环节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深化对外战略合作。以央企合作为平台,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健全项目工作机制。细化完善领导领衔联系制、部门跟踪服务制、定期调度巡查制,健全优化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浓厚全市抓项目、促项目的工作氛围。

陈启涛表示,深化自主创新,把蚌埠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光荣使命,又是蚌埠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蚌埠明天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 曹微 实习记者 朱艳娟) 实习编辑:孙瑞雪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蚌埠市 发展  

精彩热图

盘点各地发现的神秘物体

围观冰冻5000年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