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国际化 成都有路可寻

2012-03-06 09:51:44 来源:四川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从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迅速向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积极靠拢,这并非成都一厢情愿。

2011年 5月 5日,在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成都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时隔7个月,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为四川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纵观世界发展脉络,充分国际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科技充分国际化的城市,既是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城市,又是信息、技术及人才的集散中心。迈步国际大都市,成都以国际科技合作为切入口,踏上探寻之旅。

加快成都国际化进程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得上是充分国际化的城市?

根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国际化城市应当具备4大基本特征: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有相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集中了较多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经济与政治组织;具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通行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国际性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集散中心。

“成都有条件、有可能建成的,是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综合型国际化城市。”在今年2月成都两会上,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表示。正迎来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向内地转移、对外投资和国际分工重构等诸多机遇的成都,为加快融入国际化产业体系,建设国际化城市带来重大契机。

对标国际化城市,成都还存在不可回避的差距。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化竞争中,目前在蓉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等聚集程度不足,对全球或区域性经济活动的影响也相对有限;此外,企业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与国际化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全球研发及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企业还不多,国际化的人才还比较缺乏等等,都是制约成都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的因素。

科技引领

国际合作精彩不断

“充分国际化的过程,也应是科技充分国际化的过程。科技国际化,成都应成为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城市,又是信息、技术及人才的集散中心。”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刘筱柳介绍说,今年将通过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快推动成都在高端产业、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国际化进程。

以科技为引领,正朝着国际化城市迈进的成都,今年将实施一轮又一轮充满国际化色彩的合作:

今年,成都将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载体建设,深入推动天府新区建设和产业高端化发展。借助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蓉召开的机遇,还将全力引进世界顶级的高端科技项目和人才,在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拓宽“深度”。

促进与以色列在高科技研究与开发、国际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进奥地利—成都科技管理培训中心,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具备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加大欧盟项目建设力度,为天府新区加快构建国际化产业体系拓宽项目源……在全面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聚集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平台上,努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都有路可寻。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于姝楠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精彩热图

围观冰冻5000年木乃伊

雷锋精神 永不褪色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