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大投入’换来‘大回报’
在安徽省会合肥市开展民生工程建设之初,人们对政府的作为报以观望态度。随着“民生再大投入也不为过”、“合肥经济建设绝不挤占民生工程一分钱”这样的声音出现,近年来,人们对政府的态度终于从观望变成了信任。
从2007年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合肥一直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民生财力的投入。据统计,五年来,民生工程建设总投入超过140亿元,直接发放到人资金就达到了近40亿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类会议费、出国考察费一压再压,坚决不让这些成为民生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曾多次强调:要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从最初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到全面涵盖“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热点问题,合肥的民生举措层出不穷。民生工程建设五年来,政策覆盖面达到700万人,民生项目增至33项,全市700多万城乡群众直接受益、连续七年提高基本养老金。一连串分量十足的数字是对合肥民生工程建设成果的最好证明。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等一直是民生工程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去年,合肥市投入5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从最初发放困难群众补贴资金为主,到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社会环境保护治理等多领域拓展,民生工程在建设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真正保障了全体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
合肥市在民生工程建设上的不懈努力换来了各方肯定。据安徽省民生工程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合肥市社情民意调查成绩为全省第三,广大群众对民生工程知晓度、满意度持续攀升;合肥市连续五年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合肥市正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刘楠雪 实习记者 赵睿) 实习编辑: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