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战略投资 加强载体建设
2月29日,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在吉林省宾馆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及2011年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12年度工作任务。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副省长陈伟根、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出席会议。
陈伟根指出,近年来,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市州、中省直有关部门及招商引资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从纵向发展看,总量迅速攀升。2011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9.47亿美元,引进外省资金2921.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9%和32%。与2007年相比,外资规模四年翻了一番多,内资规模翻了将近两番,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1.5%和40.2%。二是从横向比较看,实现位次前移。2007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在中西部主要省区中排名第8位,2011年跃升到第6位,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2.8%增大到4.2%。三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支撑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去年,全省引进内外资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3%,比2007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回顾近年来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各级高度重视,合力招商的氛围日益浓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率先垂范,亲自筹划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各市州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有针对性地对外宣传推介,推动龙头企业的对外合作。省直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通力配合完成各项工作。各大企业围绕壮大产业基础、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合作。二是注重协调发展,引资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引进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全省签约超千万美元的外资合同项目和亿元以上内资合同项目就达593个,比2010年增加265个。引进的大企业不断增多,截止目前,我省共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68户,全国117家中央企业中有60户与我省开展了务实合作,排名前百位的国内民营500强企业有19户在吉林投资,其中有7户是排名前十位的500强企业。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引资区域和领域不断拓展,截止去年年底,共有7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我省投资,国内各省份除西藏以外在我省均有投资。项目履约率和引资到位率稳步攀升,2008年以来全省1734个签约合同项目中,累计履约率达82.6%,到位资金3045.65亿元,2011年当年到到位资金995.66亿元,占总额的32.7%。三是注重发挥优势,对域外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以东北亚博览会为代表的展会优势充分发挥,以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平台的招商引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加强,以长吉图先导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中新食品区、中朝罗先区为扩大开放新平台的招商优势日益显著。
陈伟根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做好今年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务实组织多形式招商,注重探索网络化招商,借助力量以商招商。坚持求真务实,认真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等各项招商引资重大活动。切实利用好各项境外招商引资活动和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各项会议活动,积极做好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对接洽谈准备工作,争取更大成效。坚持注重实效,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成果的质量和实绩。要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项目,重内容、提层次包装推介项目,狠抓落实,高效率、全过程跟踪推进项目。坚持筑巢引凤,充分发挥各类对外开放平台的招商引资作用。要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做好招商引资,不断发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充分利用对外通道优势,深入开展对朝、对俄合作,加快建设好对外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坚持亲商安商,积极创造招商引资的良好软环境。要打造说到做到的诚信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和规范公正的法制环境。坚持强化领导,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奋斗目标责任制。培养建设专业招商队伍,用好调度系统,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
来源: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记者 韩俊红 实习记者 许佳) 实习编辑: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