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举办南方谈话20周年与深圳十大观念专题论坛
2月23日上午,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观念影响中国南方谈话20周年与深圳十大观念”专题论坛在深圳举行。
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二十年前,88岁高龄的邓小平,坐着从北京驶出的专列,开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方之行。邓小平发表的一系列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精辟论断,引领中国朝着改革开放的正确航向破浪前进。20年来,深圳没有辜负小平的期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辉煌的巨变、以美好的前景,生动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2010年,一位深圳人自发地在网上写下了他印象最深、对他影响最大的深圳观念和口号,这段文字迅速地唤起了全体深圳人的集体回忆,成为了后来轰轰烈烈的“深圳观念”评选活动。通过全民的评选与专家的考察,最后选出了十大“深圳观念”,并集结出版。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变革的动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等一系列发源于深圳这片热土的“十大观念”,之所以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这些观念唱响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引领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它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它们不独属于深圳,而是时代留存的共同精神财富。
本次论坛上,主办方邀请了“南方谈话”的亲身见证者、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发表演讲。陈锡添是当年邓小平的随行记者,写出了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享誉中外。论坛上,陈锡添以记录者的身份讲述南方谈话的精神,点评深圳的发展观念。他的演讲中提出一系列建议如政府不要干预微观经济,舆论监督要有政府领导的支持,要改革选举制度,将定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等等。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做了题为“思想解放要彻底”的演讲,站在更大格局,对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做出观察总结,强调解放思想是深圳也是中国过去二十年成功的原因,并希望能够长远坚持。他提出改革者要有超脱个人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要不怕讲真话,不怕阻力,以及要实现全民族的思想解放。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发表了《重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改革新共识》的主题演讲。他从现实的角度,讲到改革的最大阻力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希望维持现状。他说到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严重,社会结构越来越定型化,年轻人难有上升渠道,社会越来越脆弱和敏感,只有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改革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其他发言嘉宾还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等。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两位特殊的嘉宾,一位是《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美国人库恩博士。库恩对深圳十大观念十分认同,尤其是其中的“宽容失败”和“来了就是深圳人”。他从大洋彼岸录制了一段视频了表达他对深圳的倾慕和期许。
还有一位是深圳大学学生周积鹏,他是在“忍够了”系列海报的风波中,创作海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大二学生,他的海报在一种负面情绪的发泄中成为“正能量”的亮点,也作为非官方行为为深圳赢得了一篇喝彩。
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记者 黄宇丽)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