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夫妇5年骑摩托车周游全国 行程14万公里
有友情
“他们就在附近,邀请我们去做客。” 半路上常有网友邀请他们当“贵宾”
而除了爱情,时时不期而至的友情也让夫妇二人平添许多继续旅程的勇气。
“途中经常会遇到摩友,有的素不相识,有的恰好是同在某论坛的网友,总会停下来打声招呼,谈笑一番,然后同行一段或分道扬镳。”也因而每每老张夫妇人在旅途,网上总常出现一些类似“今天偶遇铁骑(老张网名)夫妇,合影留念”的帖子,围观者甚众。无一例外,这些人从此都成了夫妇俩的好友至交。
更让张章二人感动的,是从论坛得悉他们行程的网友,经常会留言或干脆找到电话打来,“说他们就在附近,邀请我们去做客。”甚至有人骑着摩托专门来“堵”。盛情之下,两人不免做了许多次“贵宾”,所到之处总有若干同道好友相迎,把酒纵谈,深夜难眠。
冒的是险 追逐的是青春!
“保持年轻的心,会让人忘记年龄”
路上的体验和感悟能铭记一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行程十万里,心坦路自平。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这段文字,是张殿文的网上签名,也是他的晚年生活写照。
“我其实挺不喜欢别人问我年龄,所以有时我会反问,你觉得我像多少岁?很多人都说我做的事,不像一个已经奔7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觉得。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有时候真会让人忘记年龄。”张殿文说,他和老伴旅游,早已过了那种“为了景点”的阶段,“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喜欢那种在路上的感觉。”
“在路上的感觉,对他们来说,是追逐青春激情、饱览秀色壮景;是和老伴相伴相随、和旧朋新友把酒言欢,这个过程中,还会获得很多可贵的体验与感悟。”教了一辈子语文的章臣瑶比较感性,她时常会为那些旅途中擦肩而过的人或物感怀。一道在车后座惊鸿一瞥不及摄入镜头的景致,一顿卖相不好却很可口的不知名土菜,或是一个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经年旅途中,的确有很多人无私帮助过夫妇二人,“我们曾遇到过几次险情,比如在翻越夹金山时遇到塌方,修路的师傅专门为我们腾出住处;在青藏高原几次摩托车故障,路过的藏民主动用卡车把我们载到镇上;几次住旅馆,人家听说我们的故事后坚持不收钱……”这些经历这些人,都被夫妻俩写进了游记,更永远记在了心里。
“我们还年轻,玩到80岁没问题”
买了汽车,准备下月出发去东南亚
两年前,张殿文购进了一辆国产小汽车,除了偶尔短途摩行,外出游玩开始以自驾为主。但喜欢刺激新奇的他们显然不满足开车出游然后住宿宾馆的“悠闲”旅程,“总爱琢磨一些人迹罕至的线路,或者是特别的玩法。”比如从去年开始,随车带着帐篷,“走到哪睡到哪”成了两人最乐此不疲的旅游方式。
同样,他们走到哪也吃到哪,随车带着炊具,遇到工地就去捡边脚料三合板,因为“那种木头最好烧”,然后从超市买来蔬菜肉食,在老伴的巧手烹制下,总会变成一顿顿丰盛的大餐。在一张照片里,老张他们坐在厦门海边的岩石上,一边吃着自己煮制的美食,一边倾听海浪声,“人世间最惬意之事,莫过于此。”
老张夫妇的故事在网上越传越响,早有许多粉丝慕名而来要求加入他们的旅程,“一辆车,凑齐了5个人然后出发,费用均摊,还能有个照应,最是经济。”老张就这样一车又一车,南下北上,给许多和他们一般年龄的驴友们,带去了无数欢乐的记忆。“那次去厦门,同车的还有另外三位同龄网友,此前根本想都没想过可以这么玩,每天晚上选个风景好的所在支好帐篷,一起煮一锅美食,吃完散散步,然后聚在一起用便携DVD看几集肥皂剧,心满意足地睡觉,好不快活。”据说很多网友参加了一次之后竟会上瘾,“简直月月嚷着要出去,我说他们都是一帮年轻的老家伙。”
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口,老张又接了不少电话,他冲着那边嚷嚷,“走,下月初一准走。”这次,他们要去的是东南亚四国,“该走出国门看看了,准备60天左右的行程,不玩过瘾不回来。”老张挂上电话就对记者笑说,“这次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60好几,我们还年轻,玩到80岁没问题。”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