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印: 善舟大河长

2012-02-24 16:01:49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开封印: 善舟大河长
开封韵

岁月消逝,古都开封的潘阳湖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轮回,踏着千年叠加之城,绵绕着华丽的楼宇“清浊”分明的依旧迎风荡漾。

古今开封盛名中外,除确七朝古都3000多年的神秘彩衣和遗留的古建筑,迎着和煦的春风,踏着都市清新、时尚的旋律填充的现代都市,寻“古”的神秘着实令人孤傲。

厚重垒摞 魂雄沉淀之开封

有人说,开封堪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神秘的“六城叠加”之地,立体的承载着开封从“启封”至今2000多年的帝城沧桑变迁,孕育了古老而年轻的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的文明起源与兴衰。然而,倘要寻访,一切就铭记在这里的一砖一片,古老的城墙便是面纱,承重着城市的脊梁。

寻根古亘残壁下,历史的烙印即刻让你魂灵飘荡,泛起遥远的构忆。

傍黄河、依济水,特殊的地域区位优势,预示着古老开封的不平静。历史佐证,开封历来就是霸业者的金戈铁马之地,从公元前364年魏惠王雄霸中原,开封启始了她辉煌的地域城邑之巅,到此后的数千年之间,开封年轻并着快乐、沧桑写满岁月。然而,历史演变、政权更迭,不论是先前的大梁、汴梁、东都、东京、汴京、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 北宋还是金国。开封之地成就了民族大融合和政治、经济、文化、民根交汇繁荣生息的大熔炉,与眷恋的古老母亲河生生不息。

“七朝古都”似乎仅是解开开封世封之谜的钥匙。徘徊在古老的城亘之间,朝代、年轮的交替仅仅是触摸她血雨腥风下辉煌的影子。

觅访处,惊奇的发现,当地人不管亦男亦女还是童叟都会给你来段古韵风流。逢泽会盟、魏惠王开凿鸿沟、陈桥兵变、杨家将等等。但无论如何,你都会隐约发现,开封历史的兴衰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都开封 谁与争舸

打开历史的画卷,璀璨的开封熠熠闪烁着其繁华的荣耀与无奈,千古将相沉浮谁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似乎是见证古开封繁荣兴衰最好的座右铭。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在孕育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与古老的开封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考证,在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仅如近代历史上的1819年及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黄河下游的开封、陈留、中牟、兰考、武陟等地就多次溃决、改道,冲毁农田村舍,民众损失无计其数。

从魏惠王开凿鸿沟“启封”,开始其漫长的繁荣、衰退、颠翻、崛起到游离边缘化。滚滚的年轮记录了帝王下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风、市井将相交替百舸争鸣与沉沦的递进史。大爱至圣,奢淫荒废,“水”成就帝王霸业,亦穷寇无道。

迷惑、感叹之余,不胜令人惊叹“鱼水情深”之妙哉。

海纳古今 继往开来

仰古铄金,古老的开封始终给后人融入新的生机。在历经岁月的历练,厚重的民风名俗和苍穹挺拔的民族精髓激励着后辈仰古颂今,正如《清明上河图》、《柳鸭芦雁图》、《竹板年画》等镌刻下的无数伟岸传奇,淋漓酣畅透骨的记忆着历史的峥嵘与沧桑。

博古通今,开封的烙印鉴证了民族融合变迁,传承、弘扬了时代的精髓。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全国在书写中国现象的同时,开封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郑汴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开封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国际视野创造着新的经济、文化、旅游辉煌。

不仅龙文化、宋文化、菊文化及汴绣、盘鼓等非遗文化驰名内外,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雄伟的城门楼、古城墙形成的宋代文化氛围更是令世人属目。

风生水起,扬帆正此时。古韵新风今朝看,今朝开封谁风流?梦醒大宋,一个久经历练的古都,正用她强劲的工业舒展筋骨,厚重的文化描绘征程,城市影响力创造动力。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杨波 焦宏昌)编辑:于姝楠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精彩热图

三版《西游记》雷人大对比

全球最新奇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