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交易走向“电子超市”——探访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2012-02-22 16:51:50 来源: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第三方交易平台:让供需双方有更多选择

“正式上线运营后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将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坚持‘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和‘三不原则’(不改变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打破企业原有的管理流程和权限,不干涉企业自主交易权力),为供需双方跨时空交易提供更多选择性交易机会。”曲剑午说。

也就是说,煤炭交易中心好比是一个“煤炭电子交易超市”,打破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积聚相关数据信息,煤炭供需双方可以在此以较低的成本各取所需。

在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商们将会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交易中心为交易商提供交易结算服务,对交易商交易费、货款等进行统一结算,并对资金实行交易中心、交易商和指定结算银行三方监管,保证交易商资金安全。交易中心对参与交易的双方按交易金额的10%冻结保证金,待正常履约后再行解冻,以避免虚假交易、保障合同兑现、维护交易秩序。

交易中心帮助入市交易商合理配置铁路运力,保障铁路运输,兑现合同约定,确保供需双方完成交收。

交易中心与相关银行及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服务,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

“我们完备的电子交易记录和全过程服务跟进,在规范交易行为,保证交易商交易及资金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时高效地协同整合,在活跃煤炭交易市场的同时无形中扩大了市场容量,形成了打破区域和时空界限的全国性大市场。”曲剑午告诉记者。

两个轮子一起转

筹建于2006年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国”字号煤炭交易中心。

在曲剑午的介绍中,记者对它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了解:

2006年7月,山西省政府决定按照“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的原则,“依托我省独特的资源优势筹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加快建设服务全国、与国际接轨、具有国家级、国际化的煤炭商品交易市场”。

2006年8月,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申请成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并获得明确支持。同年12月,相关部委(协会)也表示支持和同意。

2007年10月,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国内煤炭、电力、冶金、焦化等行业的30家大型企业共同出资9.4亿元人民币成为股东,11月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这标志着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为加快交易中心建设运营步伐,2008年8月,山西省决定成立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建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我们现在是按‘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模式运营,两个轮子一起转,事业建制的交易中心和企业性质的交易中心分别承担相应职责,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曲剑午告诉记者。

几年来,交易中心除了履行煤炭运销日常管理职能外,一直在为加快煤炭现货交易的快速、平稳起步做前期基础准备工作。他们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成功运营经验,结合我省煤炭运销管理实际,编制完成了煤炭交易规则和各种管理办法;自行设计开发了独具“产地特色”,拥有电子交易、网上结算、场内交易和远程交易相结合的煤炭电子交易平台;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制订完成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煤炭现货交易运营方案》并获省政府批准。

2月23日,煤炭现货交易将正式启动运营,这意味着旧的煤炭交易模式发生改变,新的煤炭交易机制正在形成,山西煤炭交易史开启新的一页。

来源: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孙瑞生 特约通讯员 屈建龙 王龙飞)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煤炭交易 电子超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人体22个趣味迷信

UFO再度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