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频遭变通 多地楼市变相“松绑”暗流涌动

2012-02-22 16:31: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土地财政弱化限购执行

“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不像北京、上海那么有钱,严厉的楼市调控已给不少地方带来财政压力和债务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认为,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局面很难改观。

楼市的冰冻,一方面造成土地出让金锐减,另一方面也导致房地产市场交易税费的降低。业内普遍认为,地方政府“暗战”楼市调控,一些地区甚至试探调控“底线”,主要是财政压力所致。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约1.59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本级收入32580.74亿元的48.8%;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约2.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本级收入40613.04亿元的66.5%。在地方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有些甚至占80%以上。

但在国家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后,土地收入明显萎缩。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同比减少13%。其中住宅类用地同比减少24%。2012年,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预计将进一步下滑。很多地方政府已大幅调低土地出让金收入预期。

除土地出让收入外,开发税费损失也让地方“头疼”。据了解,个别城市房地产业产生的财政收入占其总收入的七成以上;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带来的税费约占三分之二。

专家指出,由于商品房税收下降、土地出让收入减少以及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等因素导致地方财力减弱。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开支,尤其是民生开支却在上升,收支缺口越来越大。

更为重要的是,地方债清偿的压力也在增大。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估计,2012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与其他相关债务三类共计达1.84万亿元。楼市与土地市场低迷,而其他收入尚未填上,这将对地方政府偿债带来很大压力。

专家认为,受制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存在弱化执行限购等调控政策的利益驱动;今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很可能会面临地方土地财政利益的更大掣肘。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楼市 中原地产 松绑 房贷 基准利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UFO再度降临

走进神秘的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