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窑洞工地建设如火如荼
双窑洞工地建设如火如荼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力抓“发展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二月的合肥,春意渐浓,一批重点工程正建设得如火如荼。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双窑洞工地上便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大多数农民工已经返回工地上复工。在建设工地上,几辆大型卡车、铲车、推土机轰鸣作响,交替轮番作业,100多名工人正挥汗如雨,顶着寒风,你追我赶地奋战在各自的施工点上。
合肥市双窑洞建设项目,共计建设7栋34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达13.7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一个舒适、配套设施齐全的中档社区。
目前,7栋楼都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1号楼1-4层梁板混凝土浇筑结束,2号楼基础回填土进行中,6号楼9层柱墙钢筋绑扎中,8号楼负二层柱墙模板结束。合肥市瑶海区城投公司的负责人说:“一般工地都是正月十五以后才正式开工,我们在大年初八就开工了,但是为了能让双窑洞拆迁居民早日住上新房。”
当前,合肥瑶海区大建设势头强劲,强推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促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转型变样、改善城区和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坚持走群众路线,探索了“党委政府引导、群众主导、阳光操作、合力推动”的新模式。去年瑶海区累计和谐拆迁达180多万平方米、1.1万户。全年完成拆迁的旧城改造项目18个,形成净地3536亩,包括龙岗开发区的油坊徐尚里城中村等11个项目,大兴镇的庙岗城中村等2个项目,大通路街道的煤球厂生活区等2个项目以及车站街道的火车南站、三里街街道的汽配城、和平路街道的纺织三村等项目。与此同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裕溪路高架桥、合店路二期、畅通一环K标等一批路桥工程竣工通车,铜陵路高架桥、郎溪北路、临泉东路、滨河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9条支路建成或基本建成。实施“绿化大会战”,新增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设了中天左岸公园等一批街头游园。瑶海区的人居环境正逐步改善,发展承载力不断增强。
今年瑶海区突出抓好“一改一建、一转一变”的发展重点。“一改”就是强推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一建”就是力促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实现转型变样、旧貌换新颜。进一步建立健全惠及群众的制度体系,坚持“搬、建、安、管”一体化,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奋力保持老旧城连片改造的态势。今年力争启动铜陵南村棚户区、荣电小区等30多个旧城改造项目,并有效推动道路建设搬迁,实现和谐搬迁总量超200万平米的目标。同时抢抓机遇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建成一批、新开工一批,包括铜陵路高架桥、临泉东路及胜利路畅通工程等主干网项目和26条支路网项目,推进绿化大会战、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主次干道立面整治。
同时,以安徽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目标,重点推进、发展商务商贸、总部经济、文化休闲、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以大东门商务圈、大兴城市副中心、火车站商贸集聚区、龙岗现代商居区、中部综合特色街区等五大特色片区,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的典范区。力推以商业开发、现代服务业为主打用途的开发项目土地,实现从“工业瑶海”向“现代服务业瑶海”的华丽转身。把一幅幅“效果图”变成实实在在的“城市风景”。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曹微 通讯员 夏漫红)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