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两区”建设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引擎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2月15日召开的山东省“蓝黄”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说,2011年,山东省围绕“两区”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两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呈现出投入力度大、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2011年“蓝黄”两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278.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035.1亿元,实际到帐外资7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23.6%和31.5%,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姜异康说,过去的一年,“两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态经济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园区已达57家,预计201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8300亿元,同比增长16%。
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安排16亿元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了285个重大产业和科技人才项目,争取8亿元国家财政资金扶持了未利用地开发、园区建设等,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获批筹建,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投入运营。出台了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意见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启动实施了首期35万亩未利用地开发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19个海洋科技和高效生态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黄三角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获批。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先后在北京、西安和香港、台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招商推介活动,举办了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黄三角经贸洽谈会、海洋食品博览会,取得了积极成效。
来自山东省“蓝黄”两区建设办公室的消息说,2012年,“两区”将分别培育60家重点企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力争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5家,过30亿的20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力争过百亿的7家,过30亿的26家。
据初步预算,2012年“两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超过9300亿元,成为带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分别于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份通过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赵瑞雪)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