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将建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
记者近日从陕西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正在筹备建设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计划占地面积约150亩,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左右。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物遗存特别丰富,文物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地下文物数量多、等级高、种类齐全。陕西文物资源的优势,加上50多年考古发掘工作的积累,为首座考古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利用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建设考古博物馆,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陕西省目前有各类博物馆197个,以历史类、遗址类居多,考古博物馆的建立丰富了陕西省内博物馆的类型。这也是打造考古陕西新名片的着力点。
与以往的历史类、遗址类博物馆相比,考古博物馆更为专业化,它是一座集科学研究、公众普及为一体的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精美的文物,而且还要在发掘之初,将刚出土的文物标本,如碎片、残片等展示出来,把考古学的历史文化展示给大家。这座考古博物馆具有向公众展示以及满足专业人员的参观、研究的双重作用。
陕西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陈显琪将这座考古博物馆比喻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他说道,相比于一般博物馆以线条为主,静态地展示文物,这座考古博物馆将选用动态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博物馆与考古现场连接起来,在法律及相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考古现场展示给大家,力争把科研功能和实验室功能相结合。工作、科研状况也可能是考古博物馆的展示之一。
考古博物馆的建立,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把陕西的考古历史清晰地反映给大家,将文物标本内容价值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到标本身上潜藏的历史文化信息,提升陕西人的历史文化素质。同时,陕西历史文化悠久的知名度也会有所提升。考古博物馆即使对社会展示的窗口,也是对考古科研工作的推动。
这座考古博物馆在中国是首座,但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德国、韩国、日本、希腊均有自己的考古博物馆,陈显琪也表示,他们会派人去国外观摩学习,吸取国际上成功的经验。
即将建设的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功能主要分为四个领域,即标本展示、资料研究、公众参与以及文化产业。
来源: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记者 卢宏艳 实习记者 高姝玥)实习编辑:孙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