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4家基金公司亏超千亿 巨额手续费引质疑

2012-01-31 10:46:05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基金整体由净赎回转为净申购。对于后市,"千亿元"级别的大基金公司在谨慎态度中也依稀透露出一些乐观。这是否是基金业以及资本市场转好的一个信号?

桂浩明:我倒还不这样认为,第一从现在来看,基金业所谓的净申购主要并不是来自于股票型基金,因为基金虽然它的最主要的收益应该是来自于股票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因为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最高,但是从现在来看,很多基金都是在年底的时候为了冲规模,大量的发行或者推销所谓的货币市场基金,所以这一段时间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规模涨的比较快,所以表面上看是规模创大了,但是实际上这些都对基金来说并不是能够给它带来一个很高收益的品种,只是为了做规模而已。

这个时候的净申购很难与股市向好的时候大量资金涌入股市,通过投资资金来投资股市有直接关系。反过来说基金我们发现在任何时候恐怕都是对后市乐观,这是它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基金公司他要能够在市场生存,他需要销售基金,而销售基金要人家来买,就不需要强调市场的机会。

房地产进入增持幅度前三位 评:与未来判断有关

2011年四季度,基金增持幅度行业排名中,房地产又进入了前三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桂浩明:我想这可能也是基金的一种策略,因为对整个基金来说,房地产股票虽然行业背景不怎么样,房价还处于下跌状态,但是在他们看来,房地产还是有它的特殊意义,应该来说一般很多房地产股票股价比较低,甚至比它的净现值还低,那么他能够实现的一个本身资源价格也就是从融资成本来看有它的合理性,另外由于这些股份都是率先下跌的,所以近期也出现跌不下去这种感觉,有些还出现了小幅的上涨,所以基金在这个时候愿意选择这些股票,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们对未来的判断,也对这些行业的看法的基础之上。

巨额手续费被质疑不合理 评:需讨论模式转变

基金发生巨额亏损的同时,有很多声音质疑基金公司旱涝保收,不管基金盈亏都收取巨额手续费。有观点认为,在弱市环境下,基金应该减收或停收管理费,与基民共进退。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当前中国基金业手续费、管理费的收取模式是否应该更加灵活?

桂浩明:首先我觉得投资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有它的合理性,现在基金成了旱涝保收,不管做赢做亏都能够根据市场市值来收取管理费,确实有不合理之处,但是这本身就是契约规定的,如果为提出质疑只能修改契约,从国外来看为了保证基金能够稳定的运行,也往往很多都是有一定的所谓的管理费的收取,不管你赢还是亏,这个钱他都是要收的,维护基金的正常运营。

当然在这基础上,海外一些成熟的基金他可能管理费的数量这个要收取,但比例不是很高,更多是通过提取业绩报表,也就是基金经营得好,他就要提取业绩报酬,我们也有些基金是提取业绩报酬的。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模式在国内应该说还并不普遍,因为我们的基金基本上我个人感觉也没有一个能够战胜大盘的这样一个能力,基本上也是靠天吃饭,行情好他也能赚钱,行情不好他也会亏钱,和所谓的专业投资和普通投资者并没有在投资水平上显示出太大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提业绩报酬或者说强调业绩报酬而放弃基础收益,可能对基金来说他是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这也是现在基金很多还是愿意选择固定比例的这样一个管理费的模式,但我觉得这种模式应该是需要讨论的,从未来发展来看,如果延续这种模式,只能是让基金不能推动基金把业绩做好,盲目的去扩张规模,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

来源:中国广播网 编辑:张少虎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基金整体 基金增 基金公司 净申购 股票型基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母猩猩紧急关头紧抱幼子

大连绚丽烟花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