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2011十件实事 件件落实见实效
全面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去年,常州市政府制定了十件实事,并承诺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件件实事见实效”。通过一年努力,完成情况到底如何?记者从1月21日上午召开的常州市为民办“十件实事”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这“十件实事”各项任务均已得到落实,还有一些项目超额完成。
关键词:富民
亮点: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
去年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新增就业9.5万人,大学生就业3万人。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分别净增参保7.05万人、9.68万人、8.57万人,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提高10%以上,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市区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220元。
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8.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万元。
关键词:救助
亮点:常州市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435元
常州市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435元;对常州市区低保对象增发一个月全额低保金390元,特困职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000元/户;低保边缘困难家庭一次性生活补助从800元/户提高到1000元/户。
实现救助对象增容扩面,惠及5万困难群众。全面建立以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为基础,以惠民医疗和医疗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城乡医疗救助体系。
全年共落实各类帮困助学金332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作业本费877万元。
关键词:医疗
亮点:居民在社区就诊比例达50%以上
全市共建成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3个,乡镇卫生院62个、村卫生室472个。居民在社区就诊比例达50%以上。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60%。新农合参保率100%,人均筹资305元。
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基本药物4.38亿元,销售4.2亿元,让利幅度35%。